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9日电 (黎园)由武汉市中华文化学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一期“武汉市中华文化学院非遗文创研习营”近日举行,湖北省内非遗项目传承人、青年设计师代表17人参加研习。
本次研习营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工艺与市场的结合,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技艺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参与研习的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过去两届“华夏奖·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涌现的优秀本土非遗传承人、经由湖北省文旅厅非遗保护中心推荐的非遗传承人、从武汉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下属的文创非遗传承专业委员会中遴选的非遗传承人。
为帮助传承人更好传承所代表的工艺,研习营还探索性地将优秀青年设计师纳入培训范围,通过研习营实现学学相长、产生思想碰撞。
教学设计上,突出文创+市场,首次将非遗文创全链条纳入教学内容,邀请行业资深教授、知名设计师、文化创意专家、市场营销专家,通过理论解读,案例剖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所传承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及技艺精髓,共同探讨如何将非遗元素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
本次研习营还将在项目转化上为学员提供帮助。在集中培训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每名学员将在老师们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一组结业作品设计。同时,武汉理工大学将此次研习营和校内品牌形象设计的选修课结合起来,组织参与选修的28名研究生和学员进行分组访谈,为每名学员量身打造非遗传承项目的品牌形象设计服务。(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