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推广
农发行十堰市分行加大贷款投放 助推库区绿色发展
中新网湖北
2024年11月25日 11:46
2024年11月25日 11:46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今年年初以来,农发行十堰市分行紧密结合上级行党委和地方党政各项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加大投放,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各类贷款69.10亿元,贷款余额434.33亿元,比年初增加48.72亿元,增幅12.63%。

  抓重点,围绕重大部署重点项目谋篇布局

  为贯彻落实十堰市委六届六次会议精神,积极参与谋划丹江口库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农发行始终将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优先、农业农村优先、产业振兴优先发展战略同本行“六大领域”“四个银行”品牌建设工作相结合,大力支持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农业科技、高标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千万工程、储备林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护等重点领域。

  为全力落实十堰市委与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对接座谈达成的各项共识,今年以来,先后同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等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展现场对接14次,建立了农发行服务“丹江口库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项目库,入库项目个数106个、总投资超过731亿元,约需贷款500多亿元,重点对接了各县市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一批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关注的重点项目,为实现高水平信贷支持十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累计审批各类项目14个,金融68.6亿元,为后续信贷资金投放备足“粮草”。

  强履职,围绕政策性银行主责主业深耕细作

  为助推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总蓝图落实落地,农发行以服务乡村振兴领域为抓手,围绕农产品稳产保供、十堰特色产业发展、水利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聚焦“稳产保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发挥粮棉油信贷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统筹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重点支持郧阳区粮食产业园、竹山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累计投放各类涉粮贷款1.64亿元,保障全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稳价保供。

  二是聚焦“土特产”,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服务农业科技、现代种业和区域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支持香菇、柑橘、油橄榄、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丹江茶产业、郧阳香菇产业、竹溪漆树产业、竹山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累计投放贷款11.54亿元,助力打造一批农业精品品牌,支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能致富”,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支持房县、郧西屋顶光伏发电,鄂豫陕智慧物流产业园、茅箭区智慧物流园建设,累计投放14.83亿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全面发展、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是聚焦“现代化”,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支持农村供水保障、电网改造、“四好”农村路等重大工程,重点支持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房县漳兰河流域综合治理、竹溪鄂坪调水工程等累计投放贷款23.65亿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始终坚持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对农发行“坚守职能定位,增强涉农属性”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持续保持不良贷款“零”记录,坚决维护全市优良金融秩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明纪律,围绕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服务团队

  全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找差距、提能力、转作风、树导向四个重点,实现能力提高、作风转变、事业发展。

  一是树牢讲政治的大局观。不断加强锤炼干部员工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党中央有部署、上级行有安排、十堰见行动,自觉在大局中想问题、做决策,形成“一子落而满盘皆活”的良好局面。

  二是增强抓工作的紧迫感。不断提升执行力,树立“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落实工作突出一个“快”字,特别是在项目营销,贷款投放,信用评级上抢点推进,要超前谋划,自始至终跟进、适时主动反馈、保质保量完成,形成工作闭环。

  三是锻造严实硬的好干部。树立了“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干部选用最基本的硬要求,打造了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行百里者半九十。下一步,农发行十堰市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聚焦守牢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城镇基础设施安全等底线,着力探索农发行信贷政策与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推动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十堰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毕瑶)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