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日电(胡月 付晨)长江大学11月30日组织该校24名港澳台侨学生前往荆州博物馆、荆州古城墙、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开展荆楚文化研习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探秘荆楚瑰宝,触摸古城新韵,传承非遗匠心”为主题,由长江大学专业教授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感知浪漫的荆楚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国的六大支柱是什么?”“虎座鸟架鼓底座为什么是两只老虎?”“屈原的故乡到底是哪里?”……在荆州市博物馆和古城墙,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李征宇教授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荆楚文化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灿烂文明以及代表人物故事。铜绿斑驳的青铜器、造型精美的古老玉器、历经千年仍色彩艳丽的古漆器,无一不让同学们惊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站在雄伟的荆州城楼,眺望历经战火洗礼的古城墙,再放眼周边林立的高楼大厦与穿梭的车水马龙,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所焕发出的崭新韵味,体会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桑俊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传承院中的100余项非遗和技艺,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非遗大师制作的各种精美作品,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楚人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和瑰丽的”……话语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各位同学。活动中,国家非遗传承人、漆器大师邹德香老师带领同学们近距离观看、体验了漆器制作过程。
来自香港的黄子心说:“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很多详细的荆州历史,感受到了神秘浪漫的荆楚文化,收获颇深。我将铭记于心,尽心尽力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据悉,本次活动是长江大学获批的2024年教育部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项目“同心筑梦-荆楚文化研习营”子活动之一,旨在厚植港澳台侨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江大学党委统战部,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