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统一战线
印尼华裔青少年尽享中华文化乐趣
中新网湖北
2024年12月21日 13:58
2024年12月21日 13:58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1日电 (叶群)“滴上喜欢的颜料,搅拌一下,采取旋转的手法让扇子慢慢进入水中,染色完毕后,用吸水纸擦干……”当地时间12月19日,“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尼北干巴鲁营”手工教师王成武在孩子们的赞叹声中,从水中取出漂染好的漆扇,扇面上紫色、金色、绿色水影交错,精美的扇面尽显诗情画意。

制作的漆扇。

  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印尼和谐文化基金会、印尼慈行学校教育基金会承办的“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尼北干巴鲁营”活动13日开营。连日来,王成武依次给10个班级的335名印尼当地华裔青少年教授漂漆扇、漂漆书签、中国结、超轻粘土制作课程。

  13岁的方慧暄祖籍福建,是印尼第四代华裔,上完手工课的她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书签。通过此次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方慧暄近距离接触并爱上中华文化。“我想去中国读大学,妈妈也为我进行了规划,我会努力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她说。

教学现场。

  除手工课外,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京剧院的12名教师还为印尼华裔青少年带来中国民族舞蹈、中华武术、书法、国画、剪纸、中华文化常识、京剧等课程。从胶州秧歌《六月清荷》、中国古典舞扇舞,到学唱《茉莉花》《黄鹤楼》等中文歌曲,从制作“吸管膜笛”“杯子埙”等趣味乐器,到画竹子、梅花、菊花等中国画,从学打五步拳、太极扇、制作中国结、写书法、剪纸,到学唱京剧……学生们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乐趣和魅力。

教学现场。

  14岁的黄恩慈是印尼第五代华裔。这些天,她不仅学会用陶笛演奏《数星星》《小毛驴》等4首歌,还学会舞彩带龙、京剧青衣步。黄恩慈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妈妈分享学习中华文化的快乐。“妈妈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一定好好学。”她说。

  17岁的高三学生李美清之前通过网络了解过京剧,这次跟着老师学习后,对京剧越发喜爱,“开营式上老师的扮相真的好美,课上和老师学发音、走位、手势,我越发觉得京剧博大精深,学习京剧非常有趣。”

教学现场。

  15岁的高一学生郭泳峰喜欢上网看中国卡通片、电视剧,中文也十分流利。在9门课程中,他最喜欢书法课,“书法不仅能表达文字的含义,还能展现文字的艺术性和美感,我看到老师的书法,就像欣赏画作一样。”他说道。

展示学习成果。

  印尼华裔教师涂志芳曾在线上跟随暨南大学老师学习过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书法、剪纸等课程。这次带领学生线下学习中华文化课程,他比班上学生都要专注,“每节课都有收获,非常开心。”他一边说着,一边展示自己的剪纸、书法作品。(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