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30日电 (曹黎波 翟俊)据襄阳北车站消息,该站12月以来,月均办理车创历史新高,达到2.99万辆,超月计划2946辆。截至12月29日,全年日均办理车2.73万辆,超年计划2369辆,枢纽支点作用更加凸显。
2024年以来,该站在面对干线施工频繁,股道运用紧张、保有量持续高位运行等诸多困难,坚决落实武汉局集团公司“打造枢纽节点”战略,不等不靠、负重攻坚,畅通干线、敞口交接,以实际行动创新实干、当好先锋,实现路网的高效畅通,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物资保障作出积极贡献。
强基固本提质效
近日,武汉局集团公司车务系统标准化规范化现场会在襄阳地区召开,会后,集团公司下发通报,表扬襄阳北车站高标定位、精心谋划、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实现了强基与提素并重,管理与科技融合,职场环境与企业文化相互引领,推动了车站安全管理基础迈向更高台阶。
面对日趋繁忙的运输生产任务,日益严格的安全管控需要,该站以创建标准化站区为契机和抓手,充分发挥站区单位合力,有效推动群策共治,彰显了编组站担当。该站发扬站区联劳传统,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全年召开站区联劳协调会4次,收集各类问题64件,均已解决落实。
该站在现有SAM系统的基础上,推动系统功能优化,实现施工区域卡控、多口多方向防错办等功能升级,全面提升科技保安全能力。推进“全天窗”生产组织模式,按照“一点多用、平行作业、综合利用”原则,实现了维修总时间每周增加150小时,“天窗”共用率超过85%。采取天窗区域划分“可视化”措施,电务、车务、工务、供电联合现场确认侵限绝缘点81处,明确人身安全避让点。
该站认真落实“3366”施工安全措施,加强对施工计划审核前的方案审查,开好维修点前协调会、施工预备会,增强源头管控有效性。严格落实上岗盯控把关、岗位间核对确认,盯住施工作业车辆运行、施工停电范围、开通放行条件等关键环节,卡控措施逐一落实到位,确保全过程安全可控。截至12月27日,该站安全生产已达6248天。
攻坚克难破难题
春运期间,襄阳北车站日均办理货车2.9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车站煤炭运输量大幅提升,日均超过40万吨,尤其是1月27日,达51.8万吨。
该站位于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交会处,运力辐射华中腹地,连接南北,每天有超过70万吨的各类物资在此集结、中转、外运,是全国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和支点。直达列车开行至全国12个编组站,车流组号达95个,承担了管内33个中间站输送卸车和空车配送服务,运输组织难度大要求高。
今年以来,该站始终围绕武汉局集团公司重点任务部署,及时优化运输组织。制定枝江站站改期间运输组织措施、白浪站“稍脚运输”等细化措施,在武汉北车站、襄阳车站以及站内一、三场道岔换装,三场接触网大修施工期间,积极调整运输组织方案,为兄弟站段施工、生产创造条件。
面对焦柳线、襄渝线、汉丹线等干线集中修施工,线上通过能力消耗严重,沿途中间站作业组织困难的挑战。该站充分发挥车种多、去向广、作业灵活的优势,调整分类线运用方案,增加峰尾平面分线次数,按站顺组织编车服务中间站,减少了中间站调车作业钩活。仅1至10月份为管内31个中间站制定119条专用线和货物线规则,编开高质量列车3624列121748辆,减少调车作业26241钩。
追求卓越勇担当
11月14日,襄阳北车站在高办理车的基础上,创下单日解体175列的历史纪录。这是该站推行驼峰解体作业30分钟分解法,提升解体效率取得的硕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战略的稳步推进,尤其在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中,襄阳北车站作为“两翼”中沪汉蓉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作业量持续激增,运力需求不断攀升。
该站落实武汉局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制定车站推进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措施及方案22条,积极实施提质增效,对到达解体车列摘管作业方式由逐车摘管调整为按计划摘管,从到达、出发两端减少作业量,减轻现场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该站以畅通干线、畅通枢纽为首责,严格落实“敞口交接”以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为重点,实行敞口接车,全力把线上车流接入站内消化,将每班接车、编组、解体、开车数量进行量化。该站积极推进局站一体化系统建设,“列车到发计划”准确性显著提高,实现了生产作业计划的纵向、横向贯通。落实“一分钟动车,三分钟压红,五分钟出清”,遇列车到发繁忙阶段,车辆部门增加机动检车组,机务部门实行调车机快速交接班,车站压缩停轮时间,多措并举“消化”车流,保障枢纽高效畅通。(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