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宜城以“三个引领”激活文明实践“引擎”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1月14日 11:00
2025年01月14日 11:00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4日电 (蒙瑾)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为了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湖北省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重“三个引领”,激活文明实践工作强劲“引擎”,着力解决了文明实践工作“谁来做”“在哪做”“如何做”的问题,不断为市民幸福“加码”,为宜城实现“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奋斗目标贡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力量!

  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有效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重“顶层设计”引领,探索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文明实践工作“谁来做”的问题。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市、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行“三级书记”负责制,中心、所、站上下贯通、协同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实现了高速有效运转。

  二是完善队伍体系。按照“1+9+N”模式,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建9支专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市直各单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别组建多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文明实践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

  三是严格考核标准。先后出台《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设标准和考评细则》《宜城市三级党组织书记文明实践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中心、所、站工作建设标准,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注重“阵地建设”引领

  基层阵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依托,也是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前沿堡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重“阵地建设”引领,进一步激活了全市文明实践阵地功能,着力解决了文明实践工作“在哪做”的问题。

  一是整合阵地资源。全面统筹利用全市道德讲堂、文化站、红色驿站等基层阵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理论宣讲、全民阅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成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按照“五有”标准,构筑起三级立体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重点打造了板桥、小河等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陆公堤社区、莺河村等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本实现文明实践工作的“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整合“时间存折”、文明实践工作“14536”等板块,在人流量大的燕京花苑,建成全省首家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在郑集镇精心打造了襄阳市首个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命名的“赵福兰”文明实践工作室,进一步放大了阵地建设示范作用的“蝶变”效应。

  三是强化检查督办。常态化深入全市文明实践所(站)、市直各单位进行检查督办,用检查倒逼机制加快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规范化。近年来,宜城市做到了对市直单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检查督办全覆盖,中心、所、站文明实践工作实现了上下联动、同频共振、一体化推进。

  注重“实践活动”引领

  文明实践项目必须有“品牌”的引领,才能“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品牌化”文明实践活动,更能发挥文明实践工作的最大效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品牌、学习培训提升品牌、激励保障夯实品牌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可传承”的文明实践品牌,着力解决了文明实践工作“如何做”的问题,为实现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贡献了文明实践工作力量。

  一是实践活动培育品牌。按照“群众点单、中心制(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先后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为契机,动员和组织全市各地各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公益惠民文明实践活动达1800多次;围绕“情暖童心 阅悦同行”全民阅读、扫黄打非知识宣传、文明上网、“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达2500多次。通过集中开展各类主题示范性文明实践活动,加速了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的培育,也促进了全市经济良好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二是学习培训提升品牌。先后邀请襄阳技师学院教授和襄阳草草义工协会来宜开展点对点培训20次,深入到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文明实践业务培训35次,进一步促进了品牌项目的提升。板桥店镇新街社区“爱心托管 护苗成长”项目获襄阳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一碗爱心粥 温暖一座城”项目获得湖北省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银奖;“楚都新韵 ‘宜’路同行”文明实践项目获2024年襄阳市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优胜奖、并获“文明实践情暖襄阳”2024年襄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铜奖;“点亮心灯”文明实践项目获大赛优秀奖。

  三是激励保障夯实品牌。全域推广“时间存折”文明实践品牌,通过“云上宜城”文明实践平台发布各类文明实践活动,鼓励群众成为志愿者赚取积分,量化文明实践活动成效。文明实践活动积分可同城通兑实物礼品,并作为年底评先评优、扶持奖励等重要依据,激发正向社会效应,切实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已在宜城蔚然成风。(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