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7日电 (刘爱理 李烨)1月14日,十堰经开区白浪街道邀请了十堰市农科院及酿酒龙头企业品酒专家到小河村,为全区酿酒产业“把脉问诊”,出点子、想办法,进一步提升当地酿酒工艺水平,帮助农户就业增收,助力经开区乡村振兴。
![]() |
68岁的小河村村民刘清早,酿制纯粮白酒和黄酒已经有30多年,年销售5000斤以上,是十堰经开区农户自酿酒销售较好的农户。当天下午,专家组直奔刘清早家的酿酒作坊,详细了解他的酿酒工艺流程,现场品尝新出的黄酒,对酒的品质进行评价,并提出指导意见。
“他这个酒很好地传承了老一辈的传统酿造工艺,在酒曲的选料和酿制配方上还有一定创新,品质还是很不错的。”湖北省米黄酒专家委员会成员张春祖认真品了品老刘家的黄酒说,“俗话说,好酒要三分酿、七分调,他这个冬天酿制的黄酒,酸度不太够,建议用一些两年以上的陈酿黄酒进行勾调,使其酸度达到人们喜欢的口感,就完美了。”
老刘对专家的建议连连跷起大拇指。“专家不愧是专家,一下子就点出了我们的问题。传承几十年都是当年酿酒当年就喝完了,也从来没有想过拿陈年老酒调一下,无论怎样用心做酒,与知名品牌的黄酒相比总差点意思。”刘清早表示,将根据专家的建议,不断改进酿酒工艺,进一步提高酒的品质。
为了让专家的智慧普惠到全区的酿酒农户,白浪街道通知了辖区各村、社区的几十户酿酒农户到小河村村委会召开座谈会,大家纷纷提着自己精选的好酒赶到现场,都希望请专家品鉴指导,座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经开区自酿黄酒的品鉴会。
在小河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农户把自家的酒分别倒进一次性酒杯整齐摆在主席台上,十堰市农科院黄酒酿造工艺团队的品酒师一一品尝各位农户带来的黄酒。
“整个喝下来,这款酒,香气偏淡了一点,跟传统商业化黄酒来比,色泽上也比较清,可以适当增加酒曲的比例。”十堰市农科院黄酒酿造工艺团队成员吴玉郧指着酒杯的酒,向农户提出工艺改进意见。
据了解,十堰经开区农户酿制的黄酒是传承了近百年的双曲发酵制作工艺,酿造的黄酒其色泽和口感与十堰的房县黄酒和郧阳黄酒明显不同,在十堰地区独树一帜。近两年来,白浪街办鼓励5个村4个社区发展黄酒作坊带头人,共有50余户加工作坊带头发展黄酒产业,黄酒年产量已突破200多万斤。
十堰经开区白浪街道副主任李莎丽表示,这一次把市里的专家请进来,就是为了对经开区农户自酿黄酒生产进行精准指导,提升经开区黄酒品质,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自酿酒产业中来,推动经开区酒类规模化生产,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