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31日电 (程思)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时刻,也是弘扬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时刻。湖北通山县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在燕厦乡,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倡议,号召市民移风易俗,和睦过春节;低碳环保,绿色过春节;安全防范,平安过春节;遵德守礼,文明过春节;遵纪守法,廉洁过春节;服务社会,互助过春节。
走进在大畈镇隐水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敞亮的道路两旁,崭新设置的村规民约、文明墙绘等清晰可见;农村书屋内,放假的学生趁着假期借阅书籍,增长知识,屋外村民聊天下棋,悠然自得。
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归根到底是为百姓谋福祉,让生活在乡村土地上的人因文明而更幸福。宣传引导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蛇年新春,随着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各地乡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 |
当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春节期间返乡办婚礼成了一种新风尚。
春节前一天,闯王镇汪家畈村小院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亲友先后来到这里,参加村民小汪的婚礼。宾客汪天文乐呵呵地随了50元礼金。他说,前几年,村民办红白事动不动就要上千元一桌,随礼也水涨船高。后来村里修订了村规民约,酒席餐标和随礼金额都有了标准,“随礼不在于金额,更重在心意,大家都觉得轻松很多。”
“每桌餐标500元左右,一般不超过20桌。如果超标,由理事会成员劝导、广大村民监督。”汪家畈村支部书记汪立果介绍。
移风易俗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在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港村,村规民约则详细到了积分。该保护区多个村委推行“积分制”并设立爱心超市,群众可以通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获得积分,再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让群众从文明创建“观众”变为“主角”。该镇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效破除陈规陋习,激活乡风文明新活力。
有了村规民约,监督还得跟上。湖北通山县多地组织移风易俗服务队,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工作,遏制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
上有各级各部门压紧压实责任,采取扎实有效举措;下有“村规民约”,村民自发配合。这个春节,全县移风易俗的治理效果日益显现,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文明节俭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