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展销会上话乡愁 钟祥“石牌豆腐”磨出“共富梦”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2月05日 15:15
2025年02月05日 15:15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5日电 (雷清延)“太神奇了!做豆腐原来这么简单,省时省力!”2月3日,在第二届钟祥“石牌豆腐”产业联盟大会暨豆制品展销会上,湖北豆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以前,从泡黄豆到磨成豆腐,最少需要十个小时,但现在只需要两小时。”湖北豆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兴明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活性全脂大豆粉”生物技术,中间省去了泡黄豆和磨浆这两道工艺,让大豆“毛粮”直接变成了“商品粮”。

  杨兴明是一名典型的“石牌豆腐郎”。2009年,他外出做豆腐生意,生意红火的时候,每天处理干大豆近1万斤,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也能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和孩子,2021年,杨兴明返乡创业。他依托宇丰种植家庭农场在杨祠、曹嘴、刘梗、邹巷、李集等村,共流转村民土地6000亩,开启“土豆+高蛋白大豆+娃娃菜”轮作模式,年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1000余户本地农民既能拿土地流转金,又能田间务工挣薪金。

  看着豆粉龙头企业——九阳豆业成功落户镇内产业园后发展得越来越好,杨兴明决定蹚出一条共富新路径,在园区又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

  豆腐发源于淮南,发扬于石牌。据悉,石牌镇有9万多人,其中八成从事豆制品及其相关行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豆腐郎”将豆腐生意做到了全国500多座城市及新加坡、泰国等10多个国家,每年可从豆制品加工产业中获得纯收入近20亿元,“钟祥石牌豆腐郎”劳务品牌和石牌豆腐产业叫响全国。

  每年,“石牌豆腐郎”就像候鸟飞到外地觅“食”,而到春节,又纷纷飞回挂念已久的家。“这两年过春节,镇党委政府都会把我们组织起来,坐在一起畅谈展望豆制品产业未来发展,不断唤起我们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广元市顺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涛谈道。

  活动现场,共设有豆制品类机械、辅料和食品、电商直播、金融超市、人才招聘、车企房企等6大展区,来自国内40余家企业参加展销,有效促进产品供需对接,推动上下游产业深度合作。很多从外地赶回来的“豆腐郎”们,不仅带回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还准备将产业带回家乡。

  在孝感从事豆制品食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的陈本军表示,自己虽身在外地,但时刻都在关注家乡的发展,通过多次回乡考察,决定回石牌投资办厂。

  “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打造豆制品全产业链谋划布局,以诚心和服务吸引越来越多外出闯荡的‘豆腐郎’带着‘豆腐经’返乡创业。我相信,石牌豆制品产业将快速朝着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大步迈进。”石牌镇党委书记陈巍充满信心地说道。

  经统计,目前石牌镇域内从事豆制品工具加工、批发产业的商户有50多家300余人,豆制品装备制造经营主体25家,从事豆制品原材料运销人员200多人。该镇还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研发“豆腐宴”菜品120余道,并以“豆腐宴”为媒,串连石牌老街、古戏楼、彭墩乡村大世界等景点,常年吸纳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餐饮类收入逾千万元。

  未来,该镇将以石牌为中心,打造汉江中下游高蛋白大豆种植示范核心区,打响中国“南豆”品牌;建设中国豆制品原料综合大市场和全国高蛋白大豆集散基地,打造中国首个生态豆腐之乡;大力实施豆腐人才库“百千万”计划,即:培养一百名优秀豆制品企业CEO、一千名豆制品高级技师、一万名豆制品专业技工,争创百亿级石牌豆腐产业。(完)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