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元宵晚会武汉分会场再次惊艳亮相
《汉阳门花园》唱出浓浓团圆情
□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豪迈的武汉,愿大家幸福安康”。2月12日晚8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与海内外观众见面。武汉、重庆、西藏拉萨、江苏无锡四地分会场一起,再度献上美轮美奂的舞台。当一曲温暖动人的《汉阳门花园》唱响时,众多网友纷纷表示“看哭了”——“旋律一响,武汉人就回家了”。
![]() |
■ “哪吒是藕做的”
——蔡甸莲藕亮相
刚刚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的春节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元宵晚会上“闹”出新花样。古灵精怪的哪吒和俊秀的敖丙人偶亮相舞台,大张伟联手电影中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带领萌娃小哪吒们献上歌舞《哪吒闹元宵》,可爱爆棚。
影片中,太乙真人施展神通,用细腻的藕粉重塑哪吒肉身。在元宵晚会的舞台上,一支来自蔡甸的长达2.33米的9节9孔莲藕,格外吸睛。主持人杨帆介绍,莲藕做法多样,可以切、剁、炸、煎、炒……在一旁的人偶“哪吒”听着生气了,武汉伢撒贝宁一句“哪吒就是藕做的”,让全场观众会心一笑。
莲藕谐音“连偶”,寓意着团圆与美好。在总台元宵晚会惊喜时刻,蔡甸莲藕带来了地道的年味,更承载着武汉人民最诚挚的祝福,让“藕”味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 藕汤唱在歌里
——武汉民谣唱哭网友
“冬天蜡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武汉民谣歌手冯翔和中国台湾歌手周传雄合唱一首温暖动人的《汉阳门花园》,成为元宵晚会武汉分会场的点睛之笔。这首歌不仅代表了武汉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传递出浓浓的乡愁与团圆之情。
“十年没回家,天天都想家家,家家也每天在等着我,哪一天能回家?”歌手周传雄的祖籍是湖北荆州公安,他一边喝着藕汤,一边唱起——“铫子煨的藕汤,每天总是留给我一大碗,吃了饭就在花园里头,等她的外孙伢”。这一幕让众多网友“破防”,纷纷表示:“把我唱哭了,想起了每年回汉探亲,母亲的铫子煨汤。”“唱出了武汉的烟火气和游子的思乡情,满满都是对家乡的眷念,太感人了。”节目结尾,“洪湖水,浪打浪”大合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周传雄作为“归乡游子”的形象,与冯翔的“码头等待”相呼应,展现了武汉人特有的江湖情怀。2025年总台元宵晚会总导演于蕾解读说,其实每个武汉人都会唱《汉阳门花园》,我们将这首歌改成专为元宵演出的版本,甚至把藕汤唱在了歌里,把对家乡的味道的诠释,用一个很温暖很清新的调子表现出来。
■ 楚乐共振同鸣
——彰显中国之美
元宵晚会里的武汉,汉口里的山陕会馆前舞起了雄狮,高龙队沿着长街欢乐奔跑。非遗打铁花、武汉花灯、武汉杂技、汉剧、湖北评书、杖头木偶、武汉剪纸等民俗纷纷亮相。
北京、重庆、武汉、拉萨、无锡五地的乐手们隔空齐奏国乐《宫商角徵羽》,笙、笛、古琴等九种民族乐器共同带来的悠扬五音,奏响五千年中华文明共振同鸣,祈愿新的一年五福临门、五谷丰登。武汉分会场带来的编钟、虎座鸟架鼓、古琴合奏表演,录制现场就在横渡长江博物馆和黄鹤楼。节目由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谭军,“中国鼓王”、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王佳南,中央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古琴演奏家杨致俭领衔合奏。谭军曾在谭盾作品《交响曲1997:天地人》中奏响曾侯乙编钟原件。他表示,作为大国重器,编钟很适合出现在这种大国盛世、祥和欢乐的场合,“不仅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也能表现我们积极传承中国文化的美好意愿”。
元宵晚会延续春晚的璀璨,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笔墨,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多样之美、团结之力、奋进之志。全球同庆时,四地再放异彩,共绘“欢乐吉祥、生生不息”的新春画卷。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