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4日电 (付立华 董玉)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正式落幕,荆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平安、智慧、温馨”为关键词,春运期间全市共发送旅客144万人次,同比增加14.45%。
其中,道路客运车辆运送旅客65万人次,同比增加4.23%;铁路运输发送旅客79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24.53%;水路运输发送旅客0.4万人次,同比增加10.69%。
今年春运是荆门迈入高铁时代的首个春运,呈现出三大新特点:一是高铁开通重构出行格局,铁路运输占比首次突破50%;二是客流高峰呈现“双峰三浪”特征,节前返乡与节后返程、务工返岗客流精准衔接;三是智慧服务深度融入全链条,“到站即走”成为出行新常态。
安全筑基:双重防线护归途
面对春运期间全市1400万人次的跨区域流动量,荆门交通提前布控,组建12支专业巡查队,对全市公路桥梁、临水临崖路段开展“拉网式”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创新“双导师”培训机制,2899名从业人员通过“理论+实操”立体化考核,筑牢安全防线。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储备35台应急客车,设立3个应急运力集结点,确保快速响应。
智慧赋能:精准匹配出行潮
依托“大数据+动态调度”平台,精准投放998辆客运班车、1472辆出租车,铁路每日开行30对列车(含12对高铁),高峰期增开“红眼高铁”8列。2月2日—9日返程高峰期间,日均发送旅客1.8万人次,通过“削峰填谷”实现“到站即走”。特别开通23趟返乡专列,其中首趟“圆梦高铁·接您回家”专列于1月12日顺利抵荆,温暖游子归途。
温情相伴:特色服务暖人心
在全市18个交通枢纽设立“春运驿站”,500名志愿者累计发放爱心物资3200份,12328服务热线处理咨询求助1826件,满意率达99.3%。开设“银发通道”“母婴候车区”,为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春节期间,公交系统投入450台车辆,加密53趟定制班次保障高铁接驳。
科技提效:智慧出行新体验
电子客票实现92%覆盖率,沪蓉高速试点“智能诱导系统”,通过可变情报板实时推送路况,拥堵路段通行效率提升40%。荆宜高速运用“网巡+路巡”机制,春节期间服务车辆61.06万辆,实现“零滞留、零投诉”。公路养护创新“错峰施工”模式,凌晨时段完成12处重点路段维护。(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