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经济新闻
机械臂“灵活”助力引江补汉节点提前60天完工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3月04日 16:40
2025年03月04日 16:40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4日电(李萌萌 张晨)近日,在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清江坪村的引江补汉工程2标综合钢构件加工厂里,6台橙色机械臂正在以毫米级精度协同作业,完成隧道专用连接板钢拱架自动化生产。

  它们灵巧的“关节”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全自动生产、输送连接板、焊接机器人(机械臂)连接工字钢,自动抓取、精准定位、点焊、旋转、满焊等工序一气呵成。激光定位、视觉系统和六轴机械臂全自动360度变位焊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工件定位、焊接质量和效率。

  这座占地面积3547平方米的综合钢构件加工厂的生产车间里,共有9台机械臂,主要负责隧道专用连接板钢拱架自动化生产线、全自动钢筋网片生产线、全自动箍筋生产搬运工作站和全自动数控钢筋锯切套丝打磨生产线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加工。

  生产任务单通过手机app下达至控制中心,工人接受指令后直接依据编号从生产线控制界面选择加工交底,预设加工数量后一键启动即可开始加工生产。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每台机械臂都能实时接收BIM模型数据,将设计参数转化为精确动作指令。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机械臂群组作业使焊接效率提升50%,焊缝合格率达99.8%,彻底告别了“焊花飞溅、锤声叮当”的传统施工场景。

  “加工厂配置的‘6线9机1中心’及辅助吊装运输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提效,智能化减人’的目标。目前整个加工厂共计减少生产人员11人,预计累计可降低加工成本约206万元;通过配备智能化生产线,不仅提升了加工质量,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残次品率,预计节约钢材110余吨。”钢构加工厂办公室主任成亚伟介绍。

  据悉,综合钢构件加工厂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生产运营以来,已累计生产各种钢构件4600余吨,支撑着引江补汉工程关键节点平均提前60天完成。类似机械臂这样智能化的设备,在引江补汉工程里运用的还有很多,“双护盾硬岩TBM”能实现“掘进-支护-监测”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极大提高了工程管理和运营效率。(完)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