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7日电(闻玉强)临近“三八”国际妇女节,当阳市公安局玉阳水陆派出所户籍民警胡佳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一些市民发来的节日祝福。户籍民警见证着辖区居民出生、上学、就业等人生每个重要时刻的变迁,服务着大民生。“群众急难愁盼就是警情指令”,十年来,胡佳用服务窗口丈量着警民情谊。
“警营父女兵”,薪火相传解民忧
“没想到一天就解开了30年的户籍死结!”2022年4月26日,在玉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手持崭新户口簿的曹女士向户籍民警胡佳连声道谢。此前,临近退休的曹女士因身份证与原始档案出生日期不符无法办理手续。追溯发现,30年前户口迁移时登记错误,后因手续繁杂未及时更正。
面对仅存的30年前老户口簿和职工履历表,户籍民警胡佳启动“疑难户籍会诊”机制。考虑到原始户籍地现属20公里外的玉泉街道枣林村,且曹女士现居干溪林业站,胡佳当即联动在玉泉派出所当社区民警的父亲胡应清开展核查。
这对有着特殊身份的警务搭档立即展开行动:女儿胡佳在窗口比对历史档案,父亲胡应清深入深山村落,走访枣林村老干部、查阅泛黄户籍底册、采集知情人证言,24小时内形成完整证据链。次日,经两级公安机关审核,曹女士的出生日期更正业务顺利完成。
在胡佳眼中,户籍窗口是民生晴雨表,每本证件都承载着万家悲欢。十年来,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顶着烈日暴雨,为卧床患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上门采集办证;翻山越岭深入偏远村寨,为“黑户”人员寻亲访友、调取陈年档案,搭建起落户政策的“连心桥”,让“无籍者”重获身份尊严。
为护梦远航,“警”心守护陪考路
“胡警官,帮帮忙,孩子明天要考试,身份证丢了,在外地补不了证。”2021年12月24日晚上10点多,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的胡佳接到求助。电话那头,考生家长黄先生已急得语无伦次。其女儿在黄石求学期间遗失证件,次日即将步入重要考场,全家陷入焦灼。
挂断电话的胡佳来到服务中心,迅速激活应急预案:协调保安开启制证室、调取系统数据、核验身份信息、启动应急制证程序……键盘敲击声在静谧的办公楼内格外清晰。23时15分,带着机器余温的临时身份证交到黄先生手中。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护考行动,仅是胡佳十年户籍生涯中的一个寻常片段。统计显示,她累计为考生开通“绿色通道”37次,特别是在中高考期间,她还把办证窗口“搬到”了考点,方便有需求的考生当场取证,安心赴考。
窗口“无间道”,巧计擒获网逃人员
2022年3月的一天,正在窗口受理业务的胡佳挂着职业性微笑,指尖流畅敲击键盘时,屏幕突然弹出红色预警框——眼前这名穿着时髦的女子竟是网逃人员。
“请您稍等,系统好像有点小问题。”胡佳镇定自若地将女子递来的证件自然收进材料筐后,悄然发送警报,巧搬救兵。为了不打草惊蛇,胡佳立即起身致歉:“实在不好意思,请您在等候区稍坐几分钟,我请技术同事检查下网络。”
随后,胡佳将她的证件交给同事在办公室内仔细核对,确认该女子系网上在逃人员。胡佳迅速将该情况反馈给派出所领导,几分钟后,民警赶至窗口成功将其控制。
为方便群众,她把手机号公开了
一些群众不时给胡佳打来电话咨询业务办理事项。原来,胡佳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就是让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她。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只要有群众打来电话,胡佳总是有求必应。
你把私人号码变成“24小时户籍热线”,难道不怕被陌生人“骚扰”吗?面对疑问,胡佳只是微微一笑:“群众的需要,就是民警的价值所在。”
如今,“有户籍难题就找胡警官”已成为玉阳市民的共识。而在胡佳看来,每声“嘟嘟”都是信任的心跳。24小时开机的不是手机,而是“把人民放在心头”的从警誓言——那些闪烁的来电提醒,恰是城市跳动的平安脉搏。(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