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9日电 (周莹 吴新国)经过半年耐心调解,湖北蕲春籍务工人员江某在通城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与涉事企业顺利达成了52万元的工伤赔偿协议。3月16日,随着最后一笔6.8万元的赔偿款到账,这笔工伤赔偿款已全部结清。
![]() |
2024年3月28日下午,江某在湖北某陶瓷光伏项目工地作业时,不幸被坠落的钢架砸伤头部,导致开放性颅脑损伤特重型、腰椎压迫性骨折及右侧动眼神经损伤,先后经历了三次手术。治疗期间,因总包方河南某电力公司与分包方湖北某工程公司责任划不清,且赔偿金额较大,双方压力重重,导致赔偿事宜久拖未决。
2024年6月28日,通城县人社局接到投诉后迅速启动工伤认定绿色通道,仅用5个工作日便完成了事实核查和责任界定,协调双方公司紧急垫付10万元医疗费。接着,进行赔偿项目标准化测算,设计差异化调解方案。调解人员通过政策宣讲、多方协调等不懈努力,最终促成了分期支付赔偿协议的达成。既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留出了必要的缓冲期。
今年3月6日,湖北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某特意送来锦旗,以表达对人社局的感激之情。务工人员江某也在逐渐康复中,能够下地行走,生活已能自理。陶瓷项目工地历经半月停工整顿后,现已全面恢复施工。在复工之际,该企业不仅加强了安全防护措施,还安装了安全监测系统,对工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无虞。
“营商环境并非冷冰冰的指标,而是充满温度的服务。”通城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以来,该局通过“政策引导+柔性调解”机制,累计成功化解了35起工伤纠纷,为劳动者追回损失超过300万元,且涉事企业无一因赔偿问题而停产。(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