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政法警务
湖北警方:电诈犯罪分子目标向“一老一小”转移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4月23日 16:18
2025年04月23日 16:18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23日电 (李宗吾)近日,湖北省反诈中心对2024年全省电诈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客观呈现当前湖北电诈犯罪形势,为开展针对性打防提供精准坐标,帮助民众进一步提升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

  总体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涉电诈警情数占总刑事警情数27.23%,呈上升趋势。

  电诈受骗人年龄结构统计显示,2024年,全省电诈受骗人“10后”占比3.09%,“00后”占比15.13%,“90后”占比24.27%,“80后”占比25.97%,“70后”占比15.22%,“60后”占比11.76%,“50后”占比3.89%。

  数据对比来看,“80后”“90后”受骗人数占比较2023年明显下降。“10后”“00后”受骗人数占比同比上升。中小学生大多系在玩游戏或追星时被骗;在校以及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刷单返利、虚假购物、虚假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等诈骗陷阱。

  “60后”“50后”受骗人数占比同比上升,容易成为虚假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的目标;而缺少陪伴的老人,则容易遭遇冒充熟人诈骗。

  从总体趋势来看,电诈犯罪分子的目标开始向“一老一小”转移。这两类人群对新型网络诈骗识别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针对他们的反诈防骗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受骗人性别统计显示,全省男性受骗人占44.48%,女性占55.52%。呈现女性受骗人占比减少,男性受骗人占比增多的趋势。

  湖北省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女性在网购平台、社交平台更活跃,更易成为电诈犯罪分子的目标,但近年来针对性的宣传充分发挥作用,让女性防骗意识普遍提升。

  电诈犯罪形式统计显示,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类、虚假购物和服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是全省电诈案件中排名前五的高发类型,占比分别为27.87%、14.82%、12.66%、7.90%、6.24%。

  同比2023年来看,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占比大幅上升,取代虚假征信类诈骗进入前五位。分析其原因,这类诈骗形式门槛低、手法多、套路迷惑性强,成为电诈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方式之一。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成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诈手法相“融合”,成为主要引流方式。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受骗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受骗人多为女性,受骗人年龄集中在19至38岁。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受骗人大多为50至65岁的电商平台网购消费者或店铺经营者。

  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受骗人大多为男性,受骗人年龄集中在20至45岁。

  此外,据湖北省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邮递黄金”“网约车投送”“快递投送”等方式已成为新兴的洗钱诈骗手段。

  警方提醒,凡是要求通过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点或交给指定人员的充值方式,都是诈骗。凡是要求将现金或者是其他贵重物品,用网约车或快递运送到指定地点或派人上门来取的,都是诈骗。不要轻信“平台无法充值,需通过购买、邮寄黄金的渠道进行充值”之类的说辞,这是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剧本”花样百出,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湖北公安机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一体推进打防管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2024年全省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1.56%、28.52%。(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