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宜昌税务“媒眼看合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5月07日 09:52
2025年05月07日 09:52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7日电 (刁浩然)宜昌市税务局近日开展“‘诚’行万里·媒眼看合规”媒体采风系列活动,10余位媒体代表、正能量网评员代表和企业代表先后走进宜昌市伍家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宜昌高新区、宜昌市点军区江南科创园,沉浸式体验智慧税务,“面对面”开展税收宣传辅导,感受“智能智造”发展的蓬勃动能。

  智慧办税“无忧办” 营商环境再升级

  在伍家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大家实地探访了自助办税服务区、纳税人学堂、社保医保专区等区域,了解了伍家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转型、税费业务处理中心以及“伍忧办、无忧办”等情况,并体验税费业务办理服务。

  宜昌互联网企业代表陈虎在办税服务厅通过扫码安装APP登录,填写相关内容,切身体验了代开发票服务,“不需要排队叫号,工作人员随时提供帮助,这些细节上务实举措让我们纳税人感受到了税务营商环境的优化。”

  “宜昌在助力市场主体合规经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上有哪些举措?”在随后召开的媒体交流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围绕“税收法治公平”主题开展采访交流,共话税企发展未来,共建税收营商好环境。

  “来办事非常便捷,税务工作人员与纳税人缴费人的物理隔离变少了。”媒体代表刘俊华说,切身体验后,明显看到宜昌税务部门在互联网数据提升服务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后端模式更完善,前端体验更便捷。

  据了解,伍家岗区税务局依托“极简流程、极速办理、极优服务”的“伍忧办、无忧办”税费服务品牌,推出预约精准导税、远程帮办等创新举措,27项高频业务实现“入厅即问、入厅即办”,非接触式办税率达97.32%。

  “滴灌式”服务护航 企业合规驶入快车道

  在位于宜昌高新区的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101电芯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物料全部实现自动转运。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该公司规划建设年产3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品续航里程可覆盖400公里至700公里,能实现A00、A0级车到中大型轿车、SUV全场景应用。

  “企业创新发展的背后,税务部门以‘滴灌式’服务注入合规动能。”宜昌高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税务局自企业成立初期便组建“金种子”服务专班,通过“一对一”开展纳税辅导,宣传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让纳税人充分享受税收红利。

  活动中,宜昌市高新区税务局副局长谭学明向金三峡印务授予纳税信用“十连A”荣誉称号,表彰企业连续十年诚信纳税的卓越表现。

  湖北金三峡印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了多维度财税风控体系,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5%,连续18年位列中国印刷业百强榜前列。良好的纳税信用,让该公司在与客户交易、银行贷款方面更便利。

  随后,开展了税企交流活动,东昱欣晟、华润、贝因美等多家企业代表,从税务内控机制建设、涉税风险管理防控、优惠政策应用等方面,分享经验。针对企业提出的涉税疑难问题,宜昌高新区税务局现场一一解答,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

  “此次面对面交流,让企业的一些涉税问题和诉求得到快速响应。”湖北金三峡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安表示,税务部门合规经营指引政策和税法知识解惑,系统地化解潜在风险,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依法合规纳税。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税务局创新打造税收政策“享无忧”项目,依托智能化办税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靶向推送优惠政策,同步实施“陪伴式提醒”服务,辅助企业算清政策红利账,动态监测和预警纳税人的风险引爆点、涉税临界点、政策变化点,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一企一策”赋能 数字产业向“新”而行

  在宜昌市点军区江南科创园,活动代表们实地参观了湖北睿芯高通量科技有限公司、宜昌青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高精尖企业,感受“智能智造”发展的蓬勃动能。

  在开展的税企交流活动中,点军区税务局针对前期向企业征集的税收政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并针对“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宣讲。税务工作人员还特别向企业介绍了涉税风险管理防控、纳税申报管理、税费优惠政策享用等具体内容。

  现场有企业财务负责人反映,“税务部门的服务很细致,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能很及时地向企业传达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帮助我们算好红利账、明白账,为企业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据介绍,点军区税务局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推出“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定期对企业进行“健康体检”。构建“大数据监测+人工复核”的双轨运行机制,充分判断企业政策享受情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帮助企业对研发人员占比、研发费用范围界定等关键点予以明确,辅导企业规范建账,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纠治,诚信经营。

  点军区税务局对初创期企业实行“信用观察员”制度,建立A级企业培育库,动态跟踪评价指标,有预警信息及时提醒企业进行修复。深化“银税互动”平台应用,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帮助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中争取更多的流动资金,在行业竞争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完)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