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宜都“创新+人才”双轮驱动助力支点建设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5月21日 16:59
2025年05月21日 16:5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1日电 (孙玉敏 方勇华)宜都市20日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会议,现场为“驼鹿”企业、瞪羚企业颁证,为新认定的省级双创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专家工作站授牌,为获得省级科技项目和资金的企业、人才代表兑现了政策奖励,现场兑现人才补贴955万元,兑现“科创贷”“人才贷”1.1亿元。

刘传东 摄

  近年来,宜都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赛迪全国百强排名上升至第61位。

  在宜都,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在全市31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只占46%,却贡献了70%的工业产值、75%的新产品产值和95%的发明专利。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宜都持续加大的科技创新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32家,“新物种”企业25家;建成省级双创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创新推出“科创贷”“人才贷”“应急转贷”等业务,累计帮助企业新增融资206.4亿元,落实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43.28亿元。这种“政策+平台+金融”的全方位支持,让宜都的创新生态日益完善。

刘传东 摄

  不仅如此,宜都市人才建设也取得累累硕果。2024年,宜都引进重点高校紧缺急需人才200余人,建成“两江英才”专家智库,对接“科技副职”“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省级人才项目,柔性链接专家人才50余人。支持人才在重大项目中勇挑重担,同时给予足够的容错和创新空间,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来自河南省的姜湘湘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去年12月入职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胰岛素工厂,成为一名研发技术员后,很快就能带领团队进行新项目攻关。“我们能潜心研发,得益于企业对我们的尊重与信任,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在背后对企业的托举。”姜湘湘说。

  “争当全省支点建设县域排头兵,必须‘真金白银’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招引战略。”宜都市委书记、市长夏明海介绍,从今年开始,宜都市财政每年将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扶持“四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产品研发,对创新研制单位和示范应用单位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高层次人才主导落地的产业化项目,配套资助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完)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