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2日电 (邹红霞 丁晓霞)从一纸签约到竣工投产仅用11个月!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湖北天府烤卤食品有限公司在咸宁高新区正式投产。这座现代化食品工厂的落成,不仅刷新了当地重大项目建设速度纪录,更成为咸宁市探索“腾笼换鸟+二次招商”模式,将闲置土地转化为发展“金土地”的生动注脚。
在咸宁高新区龟山路,占地238亩的湖北欣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面临发展困境。自2013年落户以来,受市场波动和资金瓶颈制约,企业土地建成率不足50%,近半土地资源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看着大片空地长杂草,企业着急,政府也揪心。”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转机始于2024年。针对土地利用结构性矛盾,咸宁市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精准摸排建立低效用地台账,主动对接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盘活方案,推动“腾笼换鸟”政策落地。在此背景下,急需拓展华中市场的天府烤卤与咸宁一拍即合,通过二次招商,欣和生物西北侧97亩闲置土地成为新的产业载体。
为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一年投产”目标,咸宁市创新推出“预告登记”审批模式——在项目投资额未达25%的传统限制条件下,允许企业先行办理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手续,将审批周期压缩超60%。“以往拿地后要等半年才能开工,现在‘拿地即开工’,政策红利让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天府烤卤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咸宁高新区组建专项服务专班,从选址谈判到施工协调全程跟进。经过15轮实地勘察和三方磋商,最终确定最优用地方案。同时,通过“标准地”出让、容缺受理等配套措施,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数据显示,自2024年5月破土动工,该项目仅用330余天便建成投产,创造当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新纪录。
天府烤卤咸宁工厂的投产,不仅为企业构建全国产能布局增添关键一环,更撬动了区域产业生态升级。据测算,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5亿元,直接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形成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与此同时,欣和生物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获得超2亿元资金注入,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启动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实现“腾笼”与“换鸟”的双赢局面。
“这不是单个项目的成功,而是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突破。”该负责人介绍,随着更多“沉睡土地”被唤醒,咸宁正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