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湖北来凤:地膜织锦 烟苗摇金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5月26日 10:02
2025年05月26日 10:02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初夏时节,鄂西烟田管护正当时。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社潭村350亩烟田里,翠绿烟苗在阳光下舒展叶片,黑白相间的地膜沿着田垄延伸,勾勒出一片生机盎然的“黄金产业带”。清晨七点,烟农们在技术员指导下挥锄培土、除草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田间课堂育出“金叶”管护经

  “培土要达到10厘米以上,既能保水又防倒伏;封口前一定要先喷病毒病药剂,再追施硫酸钾。”大河镇烟叶收购站技术员代远考站在田埂上,一边示范“垄体封口法”,一边向烟农们讲解关键技术。

  今年,大河镇在社潭村、杉木村等村连片发展烟叶900亩,针对10余户新烟农,当地组建“1名技术员+4名种植能手”帮扶小组,通过“理论培训+现场实操”模式,累计开展技术指导90余次,实现“家家有‘技术明白人’,田田有‘管护路线图’”。

  家门口的“就业增收链”

  烟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让“金叶子”成为村民的“致富钥”。社潭村村民王松柏熟练地给烟苗打顶,额头的汗水映着晨光:“每天80元工钱,一个月能干25天,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据统计,大河镇烟叶产业今年预计带动1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实现“烟田务工+家庭照料”两不误。

  “从整地到烘烤,全程有合作社统一服务,烟农只需要跟着学、照着做。”大河镇烟叶收购站副站长陈冬冬介绍,当地通过“先锋模范岗+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育苗—栽培—烘烤—收购”全链条服务体系,不仅降低了种植风险,更让小农户嵌入规模化产业格局。

  从“一片叶”到“产业链”的升级路

  站在田埂上远眺,连片烟田如绿色地毯铺展至山脚。陈冬冬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三化”目标——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同时开展“烟叶+油菜”轮作、“烟薯”套种等模式,提升土地综合效益。“我们要让‘金叶子’不仅是‘致富叶’,更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的‘振兴叶’。”

  随着管护工作深入,这片“黄金产业带”正以技术为笔、以土地为纸,书写着山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时代答卷。(彭鹏 吴江)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