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30日电 (赵迪 王梦媛 黄璜)近日,由武汉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暑期学校”开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德国、匈牙利、墨西哥、越南等6个国家的师生与武汉大学学生一同走进武汉桥梁博物馆,共探桥梁科技的百年变迁。这座承载着中国工程智慧的历史博物馆,此刻正成为连接中外文明的桥梁,为跨文化交流谱写着当代佳话。
“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厚重感、建筑艺术美和壮阔江景令我震撼。”乌兹别克斯坦学子Abdukodir Ismoilov凝视着博物馆的巨幅桥影感叹道。
初到武汉时,他只知长江分隔两岸,桥梁横跨其间,却难想象其壮阔。直到亲眼看到博物馆里,泛黄的设计图纸与全息投影的建设场景交织,才让“一桥飞架南北”的豪迈有了温度:“难以想象建设者们是如何在奔腾的江水上铸就这些工程奇迹。”
中国桥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汉阳四新片区中铁大桥局桥梁科技大厦内,以“天堑变通途——古今中外话桥梁”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宣教、科普于一体。通过大量藏品的展陈和现代声光电技术,梳理我国桥梁的发展轨迹,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桥梁的建设成果。
活动当天,越南学子Ngoc Phuong Anh Nguyen站在沙盘模型前,仔细端详着长江上各座大桥的微缩景观。“这些横跨长江的钢铁巨龙,不仅将实用性与艺术设计完美融合,更象征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坚韧与进步。”她坦言,通过这次参观,让她对武汉桥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见证了一座城市不断超越自我的奋进历程。
来自美国、现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凯佑参观完桥梁博物馆后感叹到:“从这些跨越时代的桥梁建设中,我看到了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坚定步伐。每一座桥都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连接中外的友谊纽带。”
据了解,本次夏令营由武汉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传播团队”举办,长江文化研究院协办。活动期间,营员们将从长江生态保护、长江文化遗产传承及长江科创文化三个板块,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解码长江文明,见证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篇章。(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