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7日电 (巩宇佳 摆思蕊)中南民族大学“同心石榴籽”宣讲团近日赴湖北省兴山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是“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系列活动第七期,宣讲团以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鄂蒙联动”项目为载体,以历史佳话“昭君出塞”故事为纽带,深入昭君故里兴山,探寻民族团结历史脉络,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活动首日,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中共兴山县委统战部举行了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践合作协议》的签署和校地合作的正式确立,为宣讲团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平台。宣讲团依托这一合作机制,深入兴山学校、机关、村社开展宣讲。
在兴山县实验中学内,团队成员王子翔面向四个班级、228名学生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以兴山的历史文化名片——“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铸牢知识互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宣讲团还走进兴山县人民政府、古夫镇人民政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这个主题,同时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中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与机关干部展开交流。在昭君镇香溪社区和昭君村,团队成员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温度。(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