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2日电 (熊笑冉)在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的乡间地头,一场场院坝里的议事会正悄然改变着村庄的模样。该镇以领导干部包村制度为纽带,将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湾组会、屋场会等议事形式融入村组日常,发动“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共同参与,把民生议事厅搬到群众“家门口”,让一件件民生难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共商中找到破解之道,展示着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 |
龙巷村一组的泥土路曾是村民的“心头堵”。每到雨季,泥泞不堪的路面让出行成了难题。“路不好走,不光出门费劲,收庄稼都得看老天爷脸色。”村民的呼声通过屋场会传到了村两委班子耳中。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村两委连续召开5场屋场会,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算细账、谋对策。最终,村民自筹与村委会补贴相结合的方案得到一致认可。如今,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家门口,50盏崭新的移民项目路灯在道路两侧亮起,照亮了村民夜行的路。
宅基地边界争议,是乡村治理中颇为棘手的“老大难”。莫岗村12户村民就因历史地籍档案模糊,为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休,邻里关系一度紧张。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立刻带领自然资源所、司法所、城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现场,用专业仪器实地丈量勘测。同时组织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把历史凭证摆出来,将实测数据算清楚,在法理与情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促成12户村民达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村里同步完善“村级宅基地管理公约”,明确“申请—丈量—公示—调解”四步流程,用制度堵住矛盾漏洞,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问题解决得怎么样,村民说了算。”这是太平店镇基层治理的鲜明导向。龙巷村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莫岗村将宅基地边界划定结果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各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通报进展,让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晒在阳光下。从泥巴路到硬化路,从缺水田到丰产田,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看得见的变化让村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太平店镇聚焦“转作风、破难题、得实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湾组会、屋场会等多种议事形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和“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把共同议事融于村组日常工作,把会议开到群众“家门口”“心窝里”,先后帮助解决民生实事12件,通过把话筒交给群众、把决策交给集体,民生难题被一个个精准破解。(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