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清坪镇的烟田里,烟农躬身穿梭在烟垄间,采收成熟的烟叶;不远处的新能源烘烤工场内,一排排烤房吞吐着热浪,显示屏上的温湿度数据实时跳动——田间地头的忙碌与烘烤工场的火热,交织成一幅农忙画卷。
然而这场“赶烤”攻坚战,不久前还因持续阴雨天气添了不少难度。清坪镇部分烟田光照不足,下部烟叶成熟滞后;田间积水让叶片含水量超标,采收和烘烤成了烟农的“心头愁”。
“难题得靠技术破。”清坪镇烟叶收购站技术员陈友伦第一时间把片区烟农请到烘烤工场,指着自控仪上的温湿度曲线图现场教学:“先把好采收关,主脉发白、叶尖下垂的才是成熟烟叶;入炕后在36℃稳温使叶尖发黄、叶片发软再调整,就能避开水分超标的问题。”
这正是咸丰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炕头课堂”的缩影——把教学搬到田间、烤房旁,通过“一对一”实操,让烟农直观掌握成熟度判断、烘烤曲线设置等核心技术。技术不仅“讲得清”,更能“传得快”:技术员通过实时通讯设备接收烟农反馈的烘烤数据,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响应。不久前,技术员曾冲发现烟农李友军家烤房升温过快,当即发送短信预警并远程指导调整参数。“以前全凭经验瞎琢磨,现在手机上能看专家指导,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油分还足!”李友军捧着刚出炉的烟叶,笑意里满是踏实。
截至目前,咸丰县已开展烘烤技术培训770余人次,发放烘烤知识手册,真正做到“技术跟着烟叶走,服务围着烟农转”。
烟叶出炉只是基础,分级环节更决定“身价”。在清坪镇清水塘村烟农李国华家的院子里,技术员曾冲正指导他按“部位、颜色、油分”实行“二分法”分级。“以前要等集中收购才分级,损耗大还容易混级。现在每炕出炉就分,好坏早筛出来,心里有数!”李国华边说边将金黄的烟叶按标准码放整齐。
为把好分级质量关,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建立了“初分+复检+抽检”三级管控体系:对合格烟叶实行条码化管理,质量全程可追溯;按需求定制分级标准,让“黄金叶”精准对接市场。如今,通过将分级融入烘烤全流程,烟叶收购效率大幅提升。
从应对阴雨天气的应急指导,到“炕头课堂”的技术下沉,再到分级管控的全链条保障,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用科技赋能破解生产难题。阳光下,一片片烟叶完成从青绿到金黄的蜕变,不仅是烟农增收的希望,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密码”。(史瑞南 向琪)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