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6日电 (刘爱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十堰经开区”)作为十堰市汽车主导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今年以来,该区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审批提速、准入简化、服务升级上精准发力,有效破除发展桎梏,激发市场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
审批“瘦身”加速,项目落地跑出新速度
针对项目落地环节的“用地难、审批慢”等痛点,十堰经开区创新构建“三维服务体系”,打出改革组合拳。推行“用地清单制”,将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涉及的30余项审批事项集成“一张清单”,审批周期压缩40%以上;建立“项目管家”机制,组建50人专业团队提供“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幅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今年开工十堰市泰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差速器壳扩能项目,作为经开区首批“用地清单制”改革试点项目,在服务专员秦超全程跟进下,项目实现了提前一个月开工。“新研发产品已进入大众全球供应链,扩能刻不容缓。”公司行政经理许国庆坦言,“过去仅图纸审查就需一个月,得益于‘用地清单制’改革,我们仅用10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施工许可,为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十堰经开区政务服务局工程建设审批科科长秦超介绍,目前,该区已形成“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专员”机制,依托“线下辅导+线上网办”双轨服务,通过电话预审、网上预审及线下专人指导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及建设要素。
准入“松绑”提效,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立足企业和群众视角,十堰经开区大力推行“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制”登记便利化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材料精简、信息互通,实现市场主体开办从“多证繁琐”向“一键勾选”转变。
“我们对接了全市‘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库,企业申办执照时输入关键字段,系统即自动核验经营场所。”经开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晓洵表示,企业可直接选用经网格员实地核查的标准地址,显著降低录入错误率,有效防范虚假登记,推动登记工作规范高效。
近期刚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的市民王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只需申报标准地址、提交一张承诺单,确实方便快捷。”
服务“滴灌”解忧,发展信心持续提振
“共享用工帮我们解决了用工缺口,经开区还派专人帮办项目证件,真是雪中送炭!”今年6月,一家在十堰经开区刚投产的企业负责人说。
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十堰经开区靶向施策、精准服务。创新推进“共享用工”模式,有效缓解企业阶段性用工难题;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厚植发展土壤;组建专业帮办队伍,为新开工重大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数据显示,元至六月,全区已填补用工缺口1200余个,新增市场主体1833户(同比增长4.8%),为全区80个新开工重点项目提供帮办服务1200余人次,办理证件893个。
营商环境优化永无止境。近年来,十堰经开区始终将其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深化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标准化、知识产权强区三大工程,纵深推进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智慧监管四项改革,同步开展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企合作、就业帮扶和社保扩面五大行动,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十堰经开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计坤表示,经开区将以改革创新为笔,以精准服务为墨,不断书写优化营商环境新答卷,让市场主体活力更足、发展动力更强,全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为十堰建设湖北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贡献坚实力量。(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