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知音汉阳
186套房2小时售罄 政策组合拳助汉阳楼市加速企稳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8月10日 11:46
2025年08月10日 11:46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0日电 (黄璜)“所有房源已售罄。”9日下午,武汉市汉阳区四新板块的汉阳·澍售楼处电子屏瞬间飘红。1000组购房者经过摇号角逐,再现江城楼市一房难求的“日光盘”场景。两个月前,同属汉阳区的金地商置桥梁学校项目441套房源,也曾创下“2小时清盘”纪录。

  今年以来,武汉主城区价格敏感型需求释放带动住宅市场回暖。上半年,汉阳区作为武汉成交面积最多的区域之一,在各类政策的驱动下,汉阳区也以局部的放量促进了武汉楼市的整体企稳。

  居住品质提升加速需求释放

  由于此前曾创下开放22天吸引4000组客户的纪录。开盘当天,许多购房者提前排队入场。

  据介绍,该楼盘临近江城大道和杨泗港快速通道,交通十分便利。在配套方面,小区3.5万方森屿生态园林,代建2.8万方城市山丘公园,同时引入24小时无人健身房、社区剧场、社区一日办公间、社区市集、生活官会客厅等,满足青年消费群体对好房子的需求。

  项目开发方介绍,此次首推的1号楼,主要是建筑面积在87至122平方米的户型,得房率全部超100%。其中,87平方米的户型可做到完整三房两厅两卫,也是购房者重点关注的户型。

  “户型设计实用合理,非常有性价比。”购房者表示,周边教育、医疗、商圈等配套都很齐全,是吸引下定决心购房的重要原因。

  连续多个楼盘的热销,是汉阳区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生动实践。围绕“下力气建设好房子”这一核心要求,汉阳区在项目规划设计中,严控住宅品质,力推高得房率、功能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的实用户型,努力为民众提供“好房子”。

  同时,积极响应关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的部署,精心打造生态园林和智慧化社区服务设施,重点攻坚教育配套问题,高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落地,确保住宅交付与名校开学同步,显著提升了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和宜居性。

  政策组合拳打开增量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部分地区频现“日光盘”,在楼市的传统淡季激起了热度。背后是地方政府、开发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共振,共同促进了楼市的企稳回升。

  在房地产行业仍处深度调整之际,武汉市汉阳区住更局探索以更有效的手段,将存量房收购与企业新增投资强制绑定。

  “单纯收购只能缓解库存压力,如何同步激活土地市场才是关键。”汉阳区住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0月,汉阳区落实“三大工程”中保障性住房建设部署,与金地商置达成协议,区属平台武汉智合收购其1183套公寓用作保障房,开发商则须将全部收购款投入当地拿地,并追加50%投资额。

  资金闭环由此形成,收购款化身“启动资金”,推动金地竞得桥梁学校A1地块。今年6月该项目首开“日光”,9.3亿元土地出让金全额入库,1183套保障房同步到位,这一模式本身也是落实中央关于统筹化解风险、盘活存量要求的具体创新。

  另一方面,当地还在教育配套等购房者最为关注的服务上下功夫,提高决策效率。此次汉阳·澍的对口学校建设,也受益于这种高效决策。

  “汉阳区教育局支持学校引入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优质品牌教育资源,专班推进让配套建设周期压缩40%。”汉阳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这所2.4万平方米的24班初中将由企业代建后无偿移交。

  “汉阳实践提供了破局双压的系统解法。”有关专家分析,一方面,通过政策工具箱深度整合,活用专项债、保障房再贷款等工具,将中央“以购代建”与地方“土地激活”精准嫁接。同时,通过名校配套极速落地、产品标准升级,实现在需求端的精准发力,直击青年购房群体“教育+品质”核心诉求。

  从行业企稳回升角度,从纾困房企到树立标杆,当地逐渐形成了“卖旧盘-拿新地-建好房-促销售”的正向循环。据介绍,汉阳区2025年第二批存量房收购计划已正式启动,预计更多房企开始复制“收购+投资”模式。(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