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4日电(秦一琛)今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建设,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构建“一核多元”协商机制,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仅实现小区“旧貌换新颜”,更走出了一条居民自治的新路。
![]() |
敲门入户听心声,架起“连心桥”
制罐厂小区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配电箱周边杂草丛生,居民颇有怨言。
面对问题,共建单位联系人向德虎主动带领社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楼栋长等人坚持入户走访,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全面摸清了居民关于路面破损、管道腐臭、乱停乱放等8类民生痛点方面的诉求,并按紧迫性、重要性分级分类形成动态需求清单。一般性问题由楼栋党小组或小区党支部牵头协商,复杂问题由共建单位、社区、物业、业委会及相关部门协同讨论解决,做到因需因地因时施策。
对居民反映的配电箱周边杂草、乱停乱放问题,向德虎主动联系对接区城管、电力等部门,从了解群众需求到勘察、施工,仅仅7天时间,破损水泥坡道重新铺设完成,配电箱旁的杂草被清理干净,新绘制的车位线条让人赏心悦目。
“路修好了,我们是真心感激,还画了停车位,现在看着舒服多了,心情也好了。”制罐厂小区居民望西芹对修整路面和解决停车难问题称赞不已。
党群议事聚合力,共绘“同心圆”
赵举春是小溪塔街道朝阳社区康居街的居民,她家门口有一棵樟树。“这棵树经常有树枝掉下来,安全隐患很大,希望能移走。”赵举春言语中满是担忧。
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此情况,及时组织周边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大家一致同意尽快把这棵树移走,并一起动手把周边的绿化工作做好。
经报园林部门审批后,施工当天早上施工队伍6点到达,7点清场,有空的居民都积极帮忙维护秩序,树木被安全移除,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周边居民在社区、林业局等单位的帮助下,自发翻新土壤、补植花木,让曾经杂乱的角落也重焕蓬勃生机,整齐干净的街巷,让居民推窗见绿。
共同商议集民智,多元共治破难题。朝阳社区广泛吸纳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实现从“党组织独唱”转变为“多元主体合唱”。
挖掘培育领头人,点燃“新引擎”
在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建设中,注重从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中挖掘培育“自治领头人”。
1994年出生的叶滔是名退伍军人,转业回到夷陵区后在经发集团工作,居住在万科理想城小区。
今年6月,他通过“个人自荐+居民推荐”方式,成为派驻万科理想城小区第一书记。
万科理想城居民入住率比较高,电动车乱停乱放是小区的一个难题,居民关注度一直很高。
叶滔上任后从优化小区改造入手,把电动车乱停乱放整治排在了首位。他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大家建议在南门路边新建停车棚,这样既不会占用太多道路,也让电动车“有家可归”。于是他和物业、小区党支部的其他成员一同分析、讨论,并请交警、住建等部门相关同志实地探勘,论证可行性。
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时间,长达100米的停车棚就完工了。新建的停车棚可以解决100辆电动车充电、200辆电动车停放问题。同时,小区党支部联合物业张贴了温馨提示牌,提示居民规范有序停放。
“有了这个充电车棚,停车充电一站式解决,方便多了!叶书记真给我们办了件实事!”业主罗云舟说。
目前,夷陵区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建设,162名共建责任人深入一线,累计走访12564人次,排查问题1415个,聚焦电动车充电难、出行不便等民生微小事,与居民共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74个。同时,持续扩大党组织与业委会覆盖面,全区217个小区已建立党组织171个,组建业委会149个,通过将党的组织体系向居民小区延伸,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服务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夷陵区将重点聚焦供电供水、边坡治理、小区停车等8类民生问题,继续推动居民自治,指导完成小区党支部组建、业委会规范成立、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微实事。(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