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5日电(唐瑞 张国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4日召开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全面总结了夷陵区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夷陵区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夷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细则》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夷陵区科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龚建波当选为夷陵区科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自2019年5月换届以来,夷陵区科协及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团结引领全区科技工作者,认真落实党的群团工作部署,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等富有成效,在夷陵奋进“双千百强”、打造宜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中贡献了科协智慧和力量。
夷陵科协依章办会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团体会员扩充至34个,成立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引入湖北省茶叶学会设立了首家学会服务站,批准18个企业、1个事业单位成立科协,强化与夷陵卫生协会及宜昌市中药材产业协会、柑桔产业协会、桑蚕产业协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搭平台、共促治理。
致力打造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以科普夷陵QQ群、夷陵线上科技馆等平台及时发声,传达政策、指导业务、协调工作,争取更多科技工作者知科协、入科协、助科协。连续五年联合评选全区4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举荐谭世荣、谢合平、颜家娥、陈新峤等获得中科协荣誉。
夷陵科协每年举办科普之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节,承办2019年和2024年宜昌“全国科普日”活动、宜昌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宜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暨科普阵地建设现场观摩座谈交流会,2023年首次承办了湖北省科技小院交流观摩现场会。通过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活动,让科技工作者唱主角、展风采,扩大了夷陵科协“朋友圈”。
夷陵大力培育科普队伍和科技志愿服务队,将科普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5210我爱夷陵”志愿者和“知客师”化身“知科师”,壮大科普讲师团。医疗卫生、农业、林业、教育、科技、国土规划、建设、生态环保、文旅、气象等领域的千余名公职人员“科普+业务”一起抓,成为科普骨干力量。引导公益热心人员在中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组队,在“大美志愿”注册138支队伍、2714名科技志愿者,2支队伍获省优秀。
夷陵坚持科普惠民,建设科普阵地,新建5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1个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8个省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科普教育学校、5个省科普惠民社区(村)以及15个市级、34个区级科普阵地,免费向群众开放,形成了西陵峡地质科普走廊、西北山区茶业科普走廊、环百里荒农旅融合科普走廊,蓝之美和区实验初中入选中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
目前,夷陵区年均开展线下科普活动超过1400场,其中区科协机关组织的科普大篷车进“四区”、科普“五进”等活动160场次。以热点科普造势,承办2024年湖北省地质科普亮宝会分会场活动,以“科普+旅游+交通+研学+文化”助推G348成为网红打卡地,拍摄的科普片吸引500万人次观看,登上央视新闻。与区教育局联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750名获奖者成为校园“科技小达人”。
夷陵区还推出《企业事业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引》,争取资助政策纳入夷陵人才发展新十条,市区政策叠加资助新建院士工作站70万元、专家工作站30万元。指导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新建三峡畜牧公司院士工作站,以及宜美特全息、清溪沟贡茶、仟红农业、中科天麻、犁沣农业、平村众赢药业、银罡桑蚕、中威智能、鑫森生物、百里荒牧业公司和地质七队等11个专家工作站,年底可获批再建立2家,搭建起产学研合作新平台。1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共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7项,申请发明专利48件,发表论文及著作37篇(部),培养企业创新人才32名。
未来五年,夷陵科协将团结引领全区科技工作者,围绕区委工作部署,集智聚力,向新而行,持续建设“三型”科协组织,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为奋进双千百强建好富美夷陵贡献更强科协力量。(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