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寸土何以生寸金
楼宇星推官成亿元楼宇背后“推手”
□ 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杨蔚 栾嘉雯 通讯员况昕昀 石青岚
在武汉,有个楼宇星推官,没有行政级别,也不是单个人,你问具体是谁,很难有人说清楚。但在他们身边,亿元楼宇聚集。周边的企业都知道,为企业的琐碎事,他们忙前忙后。
![]() |
楼宇星推官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街道、职能部门、楼宇运营方等。他们专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楼宇经济的综合服务水平。
■ 从楼长到楼宇星推官
工作更细服务更周到
中南路—中北路主轴上,86栋商务楼宇林立,这里聚集了武昌区75%以上的重点商务楼宇。中南路街道工作人员彭聪说,楼宇星推官是街道今年推出的特色服务,比之前的“楼长”工作做得更细。
以街道领导干部为服务星推官,负责联动部门提供专项服务、解决企业诉求;以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为政策星推官,负责政策精准推送;以楼宇物业、运营团队为资源星推官,负责楼宇企业日常管理、收集并促成企业需求对接。
今年,楼宇星推官已解决辖区企业反映的营业执照变更、租赁纠纷等问题60余件,还在楼宇中举办了政务直通车、企业座谈会、光影读书会、政策解读会等活动。
武昌区中南路街道保利文化广场45楼,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一家清洁能源企业正在此过渡,等待月底搬入新家。过渡期不算短,让企业意外的是,过渡办公场地免费使用。
企业此前的办公场地租约到期,位于保利文化广场的新办公室又未完成装修,怎么办?了解到企业的难处,由街道、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商务局、楼宇运营方等组成的楼宇星推官出手了。
位于45层的“党建+招商”共享中心,建设初衷就是向企业提供从过渡办公到注册落户、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办公用具齐全,会议室、食堂可共享。在楼宇星推官的协调下,他们和楼宇运营方一起拿出3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给企业免费过渡。
目前,楼宇星推官已在武昌全区推广,成效明显。上半年,16栋商务楼宇税收破亿元,专业特色楼宇成效凸显。
■ 活存量资源
引“双碳”“科创”回归城市中心
保利文化广场招商主管祝娟娟还感受到一种变化。自2013年运营以来,大厦招商一直以金融、房地产企业为主。这两年,房地产类企业入驻减少,“双碳”“科创”类企业入驻增多。
“最近一家从事信息系统研发的企业入驻大厦,原因就是这里离客户近。”祝娟娟说。这和武昌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建设环沙湖双碳经济带的战略契合。
其实,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回归都市中心的大幕早已拉开。在武汉,中心城区正加速发展都市工业,吸引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回归。
当下,中心城区需要对一些空置楼宇、低效园区等存量资源进行盘活,让寸土生出寸金,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回归是重要途径。
让制造业回归城市中心,会带来污染吗?人们对制造业的刻板印象也需要打破了。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虚拟现实等数字科技正推动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其在产品形态、生产方式、环境友好方面都与以往截然不同,制造业与城市的相融性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也需要都市工业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都市工业则提供了最佳的物理载体和生态环境,让企业靠近生活、靠近消费、靠近客户、靠近科技策源地。
正如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指出,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加快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当创新回归都市成为趋势,都市工业通过融合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