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数智江汉
资源下沉服务上门 江汉区推动治理现代化暖民心惠民生
湖北日报
2025年08月27日 09:28
2025年08月27日 09:28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千头万绪如何理?民生温度,又如何从经济密度中生长出来?

  武汉市江汉区,正用一场“沉下去”的实践,托举起基层现代化治理的新高度——把组织建在楼栋、把服务送进小区、把智慧融入日常,让治理根系深扎于民,让民生关切落地有声。

江汉区开展社区工作者“菁英培育计划”分组研讨。

  力量沉下去

  基层“有人干事、有力管事”

  老旧小区多、商圈楼宇密,治理力量如何真正落到一线?江汉区的答案是:把组织体系扎进最末梢。

  597个小区(片区)党支部、8000余名党员中心户……一张从社区党组织延展至楼栋的“动力网”越织越密。党组织真正沉到了居民身边,“有事找组织”成了新习惯。

  在新华街道,楼宇、商圈和社区打破壁垒,“联”出了新空间:闲置场地开出了咖啡馆、火锅店,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白领们也多了休闲好去处。万松街道武广商圈周边,儿童乐园、幸福食堂等176项共享设施落地,一场场“楼宇行”公益市集惠及上万人次。令人头疼的停车难,也通过“潮汐停车”悄然化解。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江汉区引入“物业城市”理念,把整座城区当作一个“大物业”来运营——江汉区属国企联手万科物业成立江汉城资,打破老旧小区管理边界,把专业服务延伸至环卫、绿化、管家响应,居民办事从“找社区”渐渐转向“找物业”。社区减了负,服务却更高效。

  服务提上来

  精准对接急难愁盼

  “硬骨头”被一一啃下。

  科技,也在悄悄改变治理的精度。5G巡逻车、高清摄像头、智慧停车系统……江汉区用物联网打通治理“最后一米”。唐家墩街道西马新村车位利用率提了40%,投诉率降了70%;八古墩社区“平改坡”后,根治了20年的漏水难题;北湖街道拆墙打通生命通道,新华小区楼顶光伏发电点亮公共用电。“智慧+”正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钱从哪来?事要怎么持续?江汉区探索出“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经营反哺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设立“红色物业”专项奖励,不增加财政负担,却提前两年实现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

  能力强起来

  锻造“全科型”社区先锋

  基层治理,最终要靠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正在这里成长。

  江汉区率先实施社区工作者“菁英培育计划”,用“理论+实操+案例”三维锤炼,通过技能大赛选拔菁英,开办“社区先锋365学堂”,推动社区工作者向“全科型”蜕变。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在变样——8个试点社区通过亲民化改造,问需于民、优化布局,成了聚人气、暖人心、办实事的新阵地。

  资源沉下去,服务提上来,能力强起来——江汉区用扎实的“向下”脚步,走出了民生温度与治理高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治理,不再只是管理,更是陪伴与生长。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