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8日电 (成田 谭艳霞 龙华)“从东北到南方,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没想到学校的关怀走得更远!”内蒙古海拉尔一位学生家长紧握老师的手感慨道。
7月至8月,中南民族大学7位校领导带队,53名干部教师组成家访工作组,分赴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甘肃、湖北等9个省(区),走进84个学生家庭和实习单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建家校育人‘连心桥’”为主题的暑期家访行动。
精准帮:两份清单解难忧
家访团的足迹遍布高原、戈壁与水乡。“上学期的学业还顺利吗?”“将来打算读研还是工作?”“在学校还有哪些困难?”每走进一个家庭,老师们都与学生、家长围坐交谈,聊学业、谈规划、望未来。
为提升家访实效,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份“专属清单”:一是“成长情况清单”,整合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在校表现、职业规划与发展意向等,全面描摹学生成长轨迹;二是“家校沟通清单”,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看法和建议。这一做法实现了家校协同从“数据驱动”到“精准滴灌”,为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筑牢根基。
靠着这份“精准对接”,家访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对症解困”。
在宁夏吴忠,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同学的家长最关心的是“专业就业前景”,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不仅耐心解答,还以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在青海,辅导员郭修齐老师向因伤休学的学生详细介绍了复学需要办理的手续,还给出了新学期选课、学习以及学生工作安排的建议,让忧心忡忡的学生父亲动容不已。
暖人心:帮扶政策讲通透
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家访团不仅送上资助金,还逐条解读“奖、助、贷、免、勤、补、减”七位一体帮扶政策。从助学贷款申请流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到学业“一对一”辅导、心理辅导预约方式,每项政策家访团都讲得清晰明白。
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母同学家境困难,家访团不仅为其送上慰问金,还鼓励其好好备考年底的英语六级考试,助力考研备考。“学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老师的一句承诺,让学生和家长吃下了“定心丸”。
这一次,家访不再局限于“走进家门”,更延伸出更多生动场景。在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家访团与校友共同在“种树植心”基地种下一棵花棒树,并同上一堂“生态思政课”;在新疆阿拉山口,老师们看望了在此实习的8名法学院学生,倾听他们“整理卷宗、协助调解纠纷”的实践心得,还与司法局座谈,共商校地合作;在广西,师生共同走访抗美援朝老兵家庭,将党史教育融入家访实践。
这场跨越山河的家访,既是中南民族大学推进“三全育人”的坚实步履,也是该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写照。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燕在广西家访时深情寄语学子:“一生努力,成就一路芳华!”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也强调:“家访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的起点。”(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