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7日电(朱斌 杜忠华 王骜)近日,襄阳“互联网普法进社区”活动在东津新区六两河街道启动。活动通过专业律师与公安民警联动宣讲、现场答疑、发放手册等方式,向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普及网络安全法律知识,提升公众在网络空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助力构建法治化社区共同体。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网络空间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中国首部网络安全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施行,明确规定了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然而,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依然频发,许多群众对网络法律认知不足,容易遭受损失。
此次活动正是响应数字时代治理需求,推动普法下沉、服务基层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宣讲,形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共识,引导市民依法上网、文明用网,既保护自身权益,也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安全。
活动采取“专业讲解+案例警示+现场互动”模式,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接受度。湖北泓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庭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切入,结合“网络谣言”“恶意诋毁”等常见问题,详解网络言行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东津公安分局六两河派出所副所长康进军借助本地真实电诈案例,剖析诈骗类型与话术套路,提出“反诈是必修课”,呼吁市民牢记“十不”原则,鼓励社区工作者成为反诈宣传的“前哨站”。
“每天接触互联网,处处要防范安全隐患。今后要多向居民宣传,避免大家财产损失。”浩然社区工作人员谢小莹感慨,该活动不仅提升了基层工作者的法律素养,而且还能通过他们辐射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形成“宣传一人、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
据悉,襄阳“互联网普法进社区”活动后续将在襄城、襄州等地持续推进,通过常态化、巡回式普法,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增强数字时代公民的法治观念,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区环境。(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