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崛起宜昌
唯见长江 宜昌未央
三峡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13:34
2025年09月08日 13:34 来源:三峡日报
分享到:

  唯见长江,共见明月;大美三峡,绝美宜昌。9月6日晚,以“唯见长江最美三峡”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及文化惠民演出,在宜昌夷陵区前湾水域举行。水与火的交融,古典与当代的交响,线性时空的叙事模式,通过虚拟人物导游、微短剧、原创IP等创新艺术手法,并借助水、陆、空多维空间,结合灯光、水幕、视效、烟花、无人机等多种技术元素,使整台节目流光溢彩,堪称极尽丰盈、极其精美、极具意味的视听盛宴。

  这是一幅璀璨、华丽、梦幻兼具的长江万里图。长江,从雪山走来,腾跃于羌藏滇川后,一路东奔,来到荆楚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宜昌,浩浩而行,东注入海。它是人类古文明的发生线,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中国复兴的经济先锋。当晚的演出现场,舞台在长江之上,灯光在江中摇曳,观众面对滔滔江水,而曾四次经长江到达宜昌的大诗人李白,很专业地串联起导游的角色,为观众呈现出一个“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的长江,一个“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长江,一个“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的长江。真可谓,碧空尽处,孤帆远影;天际流时,唯见长江。

  这是一卷壮阔、雄浑、绝美的三峡风情画。长江劈山切谷,以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造就了雄奇壮丽的三峡,也孕育了厚重的三峡文化。如果说长江是中华之魂魄,那么,三峡就是长江之精气;如果把长江比作巨幅长卷,那么三峡无疑是最美丽最磅礴的一笔。当晚的演出,诗意三峡贯穿全场,成为无所不在的主线。序章的男声独唱《三峡情》以三峡云、三峡雨为引,牵出故乡情和故乡景,如梦如痴,那是再登巫山顶的惬意,那也是重走夔峡门的激情。随后的“瞿塘观雄”“巫峡赏秀”“西陵听涛”三章,观众在男声独唱《夔门》和功夫舞蹈《八阵图》中,体味出瞿塘峡自然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一句“只有走过千峰万岭,才晓得雄在三峡夔门,双峰锁关,霸气威镇,一门铸就万里江魂”,说出了每一位现场观众的心声;在歌舞《满山红叶似彩霞》、雅调俗腔《峡之歌》中,我们看到翩翩起舞的女子飘动的衣袂中,流露出款款深情,“哥是川江长流水,妹是川江水上波”,谁听了都会忘不了巫峡的秀丽,而现场演绎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和峡江五句子山歌,可谓大俗大雅,沁人心脾,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创意舞蹈《太阳人》、女声独唱《乡恋》、情景短剧《橘颂》和舞蹈《对我来》中,西陵峡的自然禀赋和人物风流交相辉映,“中国诗歌之祖”屈原和出塞和亲的昭君联袂出场,特别是舞蹈《对我来》,取意崆岭石上的石刻“对我来”,结合三峡纤夫、峡江放排水幕投影,以伴唱和群舞的形式,讲述三峡人与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并升华到宜昌大撤退和石牌保卫战的抗战精神,观众为之回肠荡气,为之激情澎湃。

  这是一阕文化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宜昌咏叹调。女声独唱《水之韵》,寄情长江、清江、香溪河,演绎宜昌流淌的美丽;民间故事微短剧《欧阳修续诗》,在三游洞前讲述顽童考县官的有趣故事,展现宜昌悠久的人文资源;“长阳人”和“太阳人”,南曲和骚坛诗社,《天问》和《橘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宜昌元素可谓俯拾即是;而民谣味十足的歌曲《宜昌行》,更是直接回答了“为什么是宜昌?”这一新命题。它由宜昌籍艺术名家秦新民和张渠分别作词、作曲,由扎西顿珠演唱,赢得现场观众的喝彩,“行,走了多少路,还是宜昌行,山有金水有银天有数字云;行,看了无数景,还是宜昌行,拜屈原敬昭君,人杰地灵”,说出了大家的宜昌之爱,因为,“在这,听巴歌赏楚舞让你很尽兴;在这,吃土菜喝老酒让你蛮过瘾;你发觉,这里和世界挨得好近好近;咯咂的,真是不枉此行。”

  这是一场令人难忘、耐人回味的艺术夜宴。在这个激情的宜昌之夜里,既有新创作的《宜昌行》《水之韵》《夔门》《八阵图》《峡之歌》《太阳人》《对我来》等作品,体现出汲古开新的创造之美;又有《长江之歌》《满山红叶似彩霞》《乡恋》等艺术名作,体现出对经典和传统的致敬。既有艺术新秀亮丽登场,也有艺术名家廖昌永、谭维维等的倾情加持。而整台演出体现的创新之魅,尤为人所津津乐道:峡口江面搭台,呈现出台上、水面和空中三重表演空间;虚拟人物导游请来古人李白和今人“峡宝宝”,演绎千年对白;民间故事微短剧乃全国首创……

  大江流日夜,宜昌歌未央。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及惠民演出,让长江被呈现,让三峡被看见,让宜昌再出圈,让艺术开生面,也让这个金秋之夜放出夺目的光芒。这光芒,让我们坚信:“宜昌就是行,你瞄几眼就吃惊,水电之都智能化了,谁敢说不行?啊咯咂,宜昌就是行。”(来源:三峡日报 作者冯汉斌系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宜昌市作协副主席、高级编辑)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