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崛起宜昌
“唯见长江”有宜昌
三峡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13:37
2025年09月08日 13:37 来源:三峡日报
分享到:

  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长江之歌》再次唱响宜昌夜空。

  宜昌是诗仙李白描绘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扬波而去的宜昌。此刻,李白以AI的形象跃然江上,更当上了现场导游,带领观众一览古今长江三峡的绝美风光。

  宜昌,群山嵯峨至此而陵,江水奔涌出峡而夷;三游洞“前后三游”写传奇,中华千载文脉在这里传承发扬;葛洲坝巍然屹立锁蛟龙,长江中下游从此波澜不惊,城市乡村安澜无恙。从远古走来的宜昌,长江文明为她镀满金辉;宜昌在新时代涅槃,历史使命为她贮满能量。

  开天辟地,中华祖母嫘祖,根植宜昌教华夏儿女种桑织布,丝绸文明让世界异想天开;蛰居深山,“长阳人”见证了长江流域早期“智人”的智慧,谱写了旧石器时代的文明样本,更为南方地层台阶划分提供了地质依据;筚路蓝缕,从此“楚出荆山”,一条沮水河波澜不惊,却为楚文化滥觞了文明的源头;石破天惊,“关庙山”遗址的发现和破解,不仅令其成为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明遗址,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稻作起源问题,新石器的制造、使用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样本基地;峡江里横空出世的“太阳人”,苍苍七千岁把宜昌文明上推几千年,“太阳人”精致的线条潜藏的密码,让现代人难以破解。

  从夔门,到巫峡,再到西陵峡,文艺演出以空间叙事的精巧结构,以艺术的语言串联起整个三峡。“唯见长江,最美三峡”,一曲《夔门》唱出了长江的雄浑奔放,经典老歌曲《三峡情》又让人看到了三峡温柔多情的一面。从屈原《天问》和刘禹锡的《竹枝词》及三峡民歌《五句子》等脱胎而出的雅调俗腔《峡之歌》,让晚会独具峡江风味。一曲《乡恋》,伴着昭君一曲别乡琵琶曲,道不尽三峡人的依恋情,短剧《橘颂》则以穿越古今的形式,向中华诗祖屈原致敬。

  随着经典老歌熟悉的旋律,热情好客的峡江人家、钟灵毓秀风景旖旎的山水风光再次勾起人们的浪漫回忆。新创作品《对我来》《水之韵》《宜昌行》更是如数家珍一般,将悠久的三峡人文历史呈现于眼前:宜昌是地花鼓载歌载舞的故乡,宜昌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三音歌”的古老,宜昌有“五句子”独出心裁的质朴;宜昌有南曲丝竹弹拨的雅致,宜昌有锣鼓家业吹打的奔放;宜昌有水车的浅吟咿呀,宜昌有峡江号子的荡气回肠。是啊,因为这里是男人想着、女人梦着的地方!

  此次演出创新将舞台搭建于长江水面之上,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船行三峡的美妙。蜿蜒的长江如绸带曼舞,泛起鱼翔浅底的梦之蓝,层林尽染柑橘飘香;高峡平湖敞开胸怀,豪华游轮让天下游客陶醉的目光,在宜昌的绿水青山间尽情荡漾;远处有古老的宜昌地标天然塔,讲述宜昌曾经的沧桑;眼前有大国重器三峡大坝长虹卧波,傲视天下闪耀现代水电文明的光芒;月光下古色古香的镇江阁静默着,却永远记得纤夫呐喊的忧伤。

  水幕电影、光影交错,水上舞台与不远处的葛洲坝遥遥相望。1988年,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坝”正式建成,开创了长江脱胎换骨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从此有了“当惊世界殊”的三峡大坝,有了世界水电文明史上鬼斧神工的人间奇迹“长江第四峡”: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有了让人叹服不已的三峡升船机,3000吨游轮坐电梯,十几分钟就能攀升100多米,进入一碧万顷的高峡平湖,演绎人类伟力的豪放。

  一台美轮美奂的文艺演出,不仅是文化惠民的盛宴,更是诗和远方的交汇,也是理想和现实、当下与未来的碰撞。

  百舸争流千帆竞,劈波斩浪勇者先;励精图治能致远,众志成城创辉煌。三峡宜昌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祖国最美好的时代不负使命,奋勇向前,谱写着前景灿烂最新最美的生态宜昌崭新篇章!

  噫嘻哉,“唯见长江,最美三峡,欣逢宜昌”!(来源:三峡日报 作者韩永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宜昌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高级编辑)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