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8日电 (马遥遥)近日,85岁的熊老先生将这一张满载真情的手写长诗,郑重交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陶兆武手中,笔墨间记录着他老伴曲折的就医经历,更镌刻着对这位“求真医生”的感激。
今年79岁的周奶奶家住汉口硚口区,被咳嗽、咳痰困扰了十多年,常感觉胸部不适。一次偶然机会,她看到了一则关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在全省首批开展支气管镜下热蒸汽消融治疗重度慢阻肺的新闻报道,觉得自己的情况和重度慢阻肺很像,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老伴熊老先生的陪同下于10天前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找到报道中提到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陶兆武,希望能接受这一创新疗法。
“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新技术来的,希望陶主任能给我们做这个治疗。”诊室里,周奶奶和老伴向陶兆武提出了诉求。
然而,经过一番细致评估,陶兆武判断,周奶奶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宜进行热蒸汽消融治疗。看到二老有些失望的表情后,陶兆武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耐心地问起了周奶奶的病史。在陶兆武“刨根问底”式的询问下,周奶奶回想起自己幼年时曾患过“肺结核”,近几年在体检中还查出过“低氧血症”。陶兆武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周奶奶近期在外院做的肺部CT检查结果,发现她存在广泛的支气管扩张和毁损肺,且左肺情况更为严重,不排除其还伴有长期的慢性感染病灶。周奶奶肺部的状况使她很容易出现如结核菌、曲霉菌等病原体的慢性感染,后续的肺功能相关检查也证实了她不是慢阻肺。
为彻底查明感染根源,周奶奶被收治入院后,陶兆武为她进行了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术。术中的内镜屏幕上,周奶奶的支气管腔内充斥着大量黄稠的脓性分泌物。术后,陶兆武将这些灌洗出来的脓性分泌物收集并立刻送检。通过tNGS(靶向测序)检测,最终明确了周奶奶感染的病原体是名为皮疽诺卡菌的罕见细菌。
诺卡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对普通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方案与普通细菌感染截然不同。病因水落石出,陶兆武联合药学部专家有的放矢,为周奶奶制定了针对诺卡菌的长期、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周的系统治疗,周奶奶的病情得到一定控制。
由于诺卡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陶兆武每天都会到病房查看周奶奶的情况,主动与她和老伴沟通恢复情况和治疗方案,还在心理上抚慰她,鼓励她积极配合治疗。周奶奶的老伴,85岁的熊老先生被陶兆武那种“不搞清楚病因绝不罢休”的“钉子精神”和温暖细致的沟通深深感动。于是,他提笔写下了200多字的长诗,以此来礼赞陶兆武的医者仁心。这首感谢诗的标题为:“感恩仁医陶兆武——一个八十五岁老者的真情倾吐”。
收到患者家属的长诗,陶兆武十分感动,他觉得这是患者和家属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这份信任是鞭策自己不忘医者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与明镜。“作为医生,我的职责不能止步于患者的症状‘像什么’,而是要弄清患者的病‘是什么’。对于疑难病例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盲目满足患者要求,而是要保持独立、客观的临床评估,要像钉子一样‘钻’进去,直到找到病根为止。这样才能为患者寻求治疗疾病的最优解,让患者能够安心地将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我们。”陶兆武说道。(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