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体育
湖北中医药大学:以时珍精神构筑中医药文明高地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9月09日 17:15
2025年09月09日 17:15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9日电 (胡丹萍 陈依)在非洲,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队60年接力援助阿尔及利亚,架起跨越国界的“生命之桥”;在湖北蕲春、房县等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课堂,为孩子们点燃中医药文化兴趣;在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园,数千中医药学子诵读中医药经典、习练太极拳、重走时珍路,于动静之间感悟岐黄之道……

  近年来,湖北中医药大学大力弘扬时珍精神,着力构筑中医药文明高地。学校连续8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连续3届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25年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松林说,“时珍精神是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标识,更是湖北中医药大学人的价值坐标。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标志着学校在荆楚文化沃土中培育的精神文明硕果,是对学校整体精神风貌、文化底蕴、育人环境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度肯定。”

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时珍国医少年班“七彩假期”活动。

  铸魂育人厚植人才培养文明底色

  不久前,在南京开往武汉的G1729次列车上,一名旅客突发急症。紧急关头,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儒辉当即取出随身携带的针灸针实施应急治疗。“那一刻没想太多,治病救人是本能,也是学校‘仁心仁术’教育给我的底气。”王儒辉的“车厢急救”,成为该校文明育人成效的生动缩影。

  “大学以教书育人为本,立德方能树人。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学生,更要培养心怀大爱的健康守护者。”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刚表示。

  该校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机制,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举办“两个结合”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成立时珍国医班、时珍国药班,构建“读经典、跟名师、上临床、强特色”荆楚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承办《李时珍大讲堂》,编写育人故事、红心向党思政读本,厚植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家国情怀。

  校园文化,育人无声。该校连续16年举办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节,连续13年举办“李时珍祭”社团活动,开展太极拳展演、“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特色迎新第一课等系列活动。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先进典型。

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第七届太极拳比赛。

  榜样示范涵育大医精诚文明校风

  “梅老常叮嘱我们‘多虑病人之苦’,他自己更是这样做的。”作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梅国强的传承弟子,长江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吕文亮教授回忆起恩师,动情不已。

  梅国强教授将毕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留存手写病案两万余例,直至临终前5个月仍坚持出诊。7月7日,梅国强因病逝世,全校师生医护员工沉痛悼念。吕文亮表示,团队将系统梳理梅国强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医德医风等,更好地传承其中医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师道传承,德润桃李。湖北中医药大学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弘扬大医精诚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开展大师同上思政课、新进教师入职宣誓等,培育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校风。

  该校形成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湖北时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校特聘专家、王琦书院湖北分院特聘教授四支战略专家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先生、大学者、大团队。持续涌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师德典范。

  每年新生入学时,湖北中医药大学会邀请名师名医名家讲授“开学第一课”,学生毕业离校前还会组织专门的思政教育。“导师教导我们‘做科研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坚持’,这不仅是科研态度,更是薪火相传的坚守。”2021级中药学博士生李金鑫在毕业典礼上如是说。

  开放引领彰显服务社会文明担当

  6月下旬,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组建的湖北时珍实验室发布重大成果——华中地区首个千万级本草多组学成分库(SHMC)。该成分库收载超2000万条天然成分数据,首次为华中中药资源精准绘制“数字画像”,成为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里程碑。

华中地区首个千万级本草多组学成分库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湖北时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松林表示,作为全国中医药领域首个省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聚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健康,布局李时珍老年病学术思想和养生文化研究、老年健康特色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研究等五大研究方向,旨在擦亮李时珍品牌,引领湖北省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校和湖北时珍实验室科技创新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结出硕果:编辑出版《本草纲目新编》等研究成果;建成湖北省首家中医药古籍全文数字化平台——湖北省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牵头开展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发起成立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神农架、房县等地建立7个产业研究院,指导建立40余个道地药材标准示范基地,创制蕲艾生态种植技术获全国示范推广……

  “站在全国文明校园新起点,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持续深化荆楚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刘松林说。(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