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湖北咸宁:桂香满城暖 志愿别样红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0月09日 16:01
2025年10月09日 16:01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9日电 (王恬)十月的咸宁,满城桂花香。10月4日夜晚,唐艺演唱会的声浪震动着城市的夜空,而在涌动的人潮中,那一抹抹跃动的“志愿红”,正在书写着这个假期最温暖的故事。据统计,整个“十一”假期,咸宁市累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参与志愿者1500人次,服务游客超12万人次。

  精心组织,志愿服务全覆盖

  9月29日下午,在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志愿服务部署的专题会商正在进行。

  “唐艺演唱会预计观众超过3万人,我们必须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杨志奇指着点位分布图说道。图上,咸宁北站、咸宁南站等五大交通枢纽和月亮湾、人民广场等重点区域都被标注上了醒目的红色记号。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会议。早在9月23日,咸宁市政府就召开了第一次工作协调会,随后在9月26日完成与各部门的工作衔接,9月28日再次细化方案。三次会议,只为确保志愿服务每个细节都落实到位。

  “我们要让每个来到咸宁的游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志愿者的微笑。”共青团咸宁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120名交通志愿者、文旅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被精准部署到各个点位,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域的志愿服务网。

  在咸宁市图书馆内和咸宁市交通运输局的会议室里,94名师生志愿者正在接受最后的岗前培训。“不仅要熟悉服务流程,更要了解咸宁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培训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了模拟演练。

  一线坚守,温暖无处不在

  10月4日下午5点,咸宁北站出站口,志愿者赵星玙已经站了整整一天。

  “请问去人民广场该怎么走?”“演唱会现场还有接驳车吗?”面对络绎不绝的询问,赵星玙始终保持着微笑,耐心解答。汗水沿着她的脸颊滑落,她却顾不得擦拭。

  “最忙的时候,我十分钟内为二十多位游客指了路。”趁着间隙,她快速喝了口水,“虽然很累,但看到游客们舒展的眉头,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

  晚上7点,演唱会现场灯火辉煌。在人声鼎沸的检票口,志愿者梅婷发现一位老人脸色苍白,立即上前搀扶。

  “阿姨,您是不是不舒服?我们这里有休息区。”梅婷一边扶着老人到阴凉处休息,一边呼叫医疗支援。五分钟后,老人症状缓解,紧紧握住梅婷的手:“小姑娘,谢谢你,你们真是比亲人还贴心!”

  此时,在通城县药姑山古瑶景区,志愿者李明的嗓子已经沙哑。从早上9点开始,他就在景区入口担任引导员,连续工作了近10个小时。

  “请问瑶族表演在哪里?”“洗手间怎么走?”同样的问题,他一天要回答上百遍。“虽然说的话比一个月还多,但能让游客玩得尽兴,再辛苦也值得。”

  青春力量,闪耀奉献之光

  这个假期,咸宁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年轻的面孔格外醒目。

  在温泉客运站,大学生志愿者张文浩刚帮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搬完行李,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每次听到游客说‘谢谢’,心里就特别温暖。这让我明白,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

  深夜10点,人民广场的非遗展区,最后一批游客渐渐散去。来自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王芷玥还在整理展品。“虽然没能看完整场演唱会,但能为守护咸宁的文化出一份力,我觉得这个假期过得特别有意义。”

  在通城古瑶景区,一群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成了景区的“美容师”。他们手持清洁工具,细心捡拾垃圾,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作为从通城走出去的大学生,能用所学所知服务家乡,回报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再辛苦也值得。”一名大学生志愿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志愿服务的热潮终会暂歇,但温暖的故事仍在延续。

  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志愿服务不仅为假期文旅活动提供了保障,更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从志愿者招募、培训到激励保障,从部门协同到应急处理,都形成了标准化流程。

  “我们会把这次积累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志愿服务中,让‘志愿红’真正成为咸宁的城市底色。”该负责人说。(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