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鹤峰县燕子镇的秋日,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连片的烟田在晴空下舒展,如金色的海洋,层层烟叶随风轻摇,掀起温柔的波浪。田间地头,处处是烟农忙碌的身影,他们弯腰采摘、协力搬运,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笑意在眉梢间流转。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我为烟农办实事”的举措,化作一项项扎实的行动,谱写出一支助农增收的动人交响。
带茎采烤,点“叶”成金
“这几年推广‘带茎采烤’,上部烟叶品质上来了,加上政策补贴,一亩地能多收两三百元哩!”燕子镇湖坪村的烟农冉玉坤一边擦拭额角的汗水,一边高兴地算起账来。
为提升烟叶品质,满足工业需求,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近年来大力推广上部烟叶“带茎采烤”技术,通过优化采收与烘烤环节,让一片片烟叶愈发油亮、柔软。该局生产办主任介绍:“我们不仅组织集中培训,还每年发放专项补贴。如今这项技术覆盖全县95%以上的烟田,真正实现了三方共赢。”
田间课堂,授农以“渔”
好技术离不开贴心服务。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织多支技术服务队,开展“驻村包户”式全程指导。“从育苗到采收,技术员随叫随到,烟叶就像有了‘专职保姆’!”荞云村的烟农林汉洲感慨道。清湖村的烟农申艮龙也深有体会:“往年打顶留叶全凭经验,如今通过现场培训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落实高打顶技术,现在烟叶整齐少病,长势特别好。”
这样的“零距离”指导,让技术服务真正扎根土地。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院坝会、田间课堂等实操培训40余场,培训烟农超千人次,实现“技术服务到身边,指导覆盖无死角”。
闲置大棚结出“致富硕果”
如何让闲置资源“生金吐银”,是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助农增收的又一着力点。
走进燕子镇育苗工场,育苗大棚整齐划一,棚内却不见了烟苗,取而代之的是滚圆的大西瓜、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豆荚。“大棚闲时用来种菜,还能额外再赚500多元。”烟农李大哥欣喜地说。
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巧打“时间差”,积极探索“烟叶+N”的循环生产模式,引导烟农在育苗大棚的空档期发展蔬菜种植,并创新利用闲置烤房进行药材烘干。这种“大棚+蔬菜”“烤房+药材”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成功盘活了闲置资源,为烟农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夕阳洒下,烟田泛起金色光晕。王凡武把最后一筐烟叶装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有技术、有服务、有产业,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王鑫)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