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卫生健康
专家最新发现:抗疟老药改写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命运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0月10日 16:44
2025年10月10日 16:4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0日电 (田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汪道文教授牵头完成了名为HYPIC的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成果。一款已临床应用60余年的抗疟老药——羟氯喹,被证实可显著降低暴发性心肌炎后慢性炎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BMC医学》。

  “暴发性心肌炎仅占全部心肌炎患者的10%,却是最凶险的一类,急性期死亡率曾高达50%。”汪道文介绍,团队早在2015年提出“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的中国方案,通过四个“极早”理念把急性期死亡率压至3.7%,远低于欧美传统方案的30%~50%。然而,在临床随访中,汪道文发现,约24%的幸存者会在出院后进入慢性炎症性心肌病阶段,逐渐出现心力衰竭、持续心肌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躲过了急性期,却可能陷入慢性心衰的长期折磨。”

  全球范围内针对慢性炎症性心肌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常规抗心衰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断炎症对心肌的持续破坏。面对这一空白,汪道文把目光投向了羟氯喹,作为喹啉衍生物,其价值早已超越最初的抗疟用途。因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它已成功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此外,羟氯喹还具有抗病毒和调节代谢等多重生物学效应。

  但老药新用,并非简单搬运。汪道文团队首先在慢性炎症性心肌病的经典模型——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中验证:羟氯喹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羟氯喹的核心治疗作用与其有效抑制巨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关键的CXCL16-CXCR6炎症信号轴密切相关。这项奠定理论基础的重要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药理学期刊《英国药理学杂志》。

  基于实验室证据,团队迅速启动临床转化。汪道文教授牵头开展的名为HYPIC研究的多中心、Ⅱ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科学评估羟氯喹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后慢性炎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经过长期随访、研究发现,羟氯喹能显著降低慢性炎症性心肌病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血管死亡或心脏移植、因心力衰竭或心肌炎复发再住院、永久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慢性炎症性心肌损伤,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Olink蛋白组学分析发现,羟氯喹使16种关键炎症因子恢复至接近正常范围,从分子层面有力地支持了其“抗炎护心”的核心机制。

  汪道文说,HYPIC研究是国际上首个使用羟氯喹治疗这一特定人群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其成果填补了暴发性心肌炎后慢性炎症性心肌病有效治疗领域的国际空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这一发现再次彰显了转化医学在解决重大临床问题上的强大力量,为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