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2日电(秦一琛)在夷陵区体育馆内,球拍挥击的脆响渐次密集;大王岩下,不同年龄段的健儿同场比拼;黄柏河中,龙舟赛场浪花飞溅……今年以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正跃动于夷陵的城市脉搏之中。
今年3月至10月,宜昌市第七届运动会在夷陵区盛大举行。在赛事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探寻夷陵打造特色赛事的路径。
越野之势,激发全民健身新热潮
3月22日,百里荒登山挑战赛暨第十届分乡大王岩登山赛在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垭花田鸣枪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名登山爱好者齐聚金色花海,用脚步丈量春日美景,在翻山越岭间为沿途观众呈现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
同样,在去年4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参加2024西陵峡·画境越野赛的800多名运动员从夷陵区河心公园开跑。作为全国首个以西陵峡风光为亮点的越野赛事,其赛道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选手可同时体验三峡大坝的壮阔与三游洞的文化底蕴。该赛事通过“健康跑+专业跑”多层级设置,覆盖不同年龄与运动水平的参与者。
一场又一场精品赛事的高光时刻,一批又一批外地观众的现场助威,都在不断刷新着外界对夷陵的认知。
“很期待这次比赛,也希望自己能多去享受这次比赛。”来自湖北武汉的刘文武是今年大王岩登山挑战赛22km专业组男子冠军。他说,能在大王岩参加一场越野赛,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来自广东的选手刘照则表示,跨省参加西陵越野赛一直是自己了解其他地方人文风情最好的机会,他希望通过这次比赛不仅跑出好成绩,也能享受一段好风光。
2024年至2025年,夷陵区已举办各类越野、跑步等体育活动赛事48场次,构建起覆盖公园、校园、社区和商业中心的网络,带动约10万人参与越野、跑步等运动。
龙舟竞渡,打造城市新名片
夷陵与龙舟竞渡的“相遇”,并非偶然。
5月30日,正值端午,位于黄柏河的河心公园段水域,参加宜昌第七届运动会“龙舟竞渡”特色赛事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划龙舟。创新推出的“龙舟竞渡”特色赛事上演了一场传统文化融入体育盛会的水上盛宴。
据夷陵区文旅局党组书记陈高云介绍:“比赛当天将安排‘龙舟点睛’仪式、文化馆演员扮演屈原与市民互动等活动,让体育竞技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同时还借鉴了国际赛事的河道分级标准,确保水流平稳。”
“市七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舞台,更是全民参与的节日。”大赛筹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县市区13支队伍,共200余名队员参赛。赛事通过“体育+文化”的模式,让市民感受到“我参与、我健康”的体育运动精神。
夷陵区借助市七运会,持续加大龙舟竞赛水上运动普及力度,并进一步推广溪降等水上竞赛运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热”的不断升级,走出了“小城市办大赛事、新运动促大发展”的特色路径。
深度融合,构建“赛事+”新链条
在夷陵,越野、水上竞渡等赛事已超越运动本身,成为串联旅游、文化、教育的纽带,催生出“赛事+”的多元可能。
在第五届西塞国秘境越野赛上,来自全国30个省市地区的1000余名越野爱好者齐聚夷陵区西塞国。通过赛事引流,促进外来游客到夷陵游览参观,将“跟着越野赛去旅游”推向高潮,带动夷陵区当地民宿、餐饮、土特产等旅游消费。
“我们想通过这种全国性的赛事,让大家伙来我们湖北,来我们三峡夷陵感受森林秘境的原始风貌,用跑步的方式来领略夷陵的特色文化。”西塞国秘境越野赛组委会赛事总监张爱华说。
当赛事IP与文创深度结合,七运会便不再局限于赛场,成功蝶变为烙印着夷陵特色的“文化符号”。灵动可爱的吉祥物“橘嘟嘟”走进大众视野,让抽象的运动精神有了可触可感的“代言人”,既展现了夷陵独特的柑橘文化,也传达了“运动赋能城市、城市滋养运动”的蓬勃气象。
同时,在“赛事+文旅”融合上,充分结合了欧阳修文化、“两坝一峡”等特色资源。去年10月27日,三斗坪镇举办的三峡自行车邀请赛,赛道串联三峡大坝、三峡人家、黄陵庙,旨在打造“两坝一峡”赛事IP,形成了“跟着赛事游夷陵”的特色模式。(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