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3日电 (程思 文雅)进入10月,湖北通山县迎来秋收秋播的忙碌时节。眼下,不仅山林间的油茶、田里的稻谷喜获丰收,连耕地里的瓜果也飘来阵阵甜香。走进燕厦乡新铺村2组的香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蜜桃园,成片的桃树郁郁葱葱,绿叶掩映间,一颗颗泛白的冬桃正悄悄成熟。
“这批冬桃含糖量能达到20%,采摘期可以持续到12月初,储存得当的话,甚至能放到过年。”公司负责人成传学一边带着工人们穿梭林间,一边介绍。他们正忙着为桃果摘去套袋,让果实充分沐浴阳光,促进着色、提升品质。垅面黑色地膜上,散落着刚摘下的黄色套袋,仿佛为提前铺就了一条丰收的花路。
60后的成传学老家在新铺村,早年曾在黄石承包建筑工程,积累了一定资金后,2019年初响应村里号召,毅然来此创业,成为带动乡亲发展的“领头人”。看到村里不少耕地闲置,他从村民手中流转了400多亩撂荒地,先后前往贵州、陕西、湖南、山东等地考察特色水果产业,带回了甜竹笋、蜂糖李、太秋甜柿等数十个品种进行试种。
2020年初,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他最终选定种植南方少有的冬桃,并搭配早熟的黄金蜜、中熟的白玉桃等品种,逐步构建起多品类、分批次成熟的桃园体系。五年间,他带着十余名村民扎根试验田,不断筛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品种。如今,桃树从去年开始陆续挂果,今年迎来首轮丰收,而其他多数品种因不适应环境已被淘汰。
由于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科学,园区从5月下旬到11月中旬蜜桃不断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从5月20日到现在,不少江西、阳新的游客专程过来,已经卖了10多万元。”成传学笑着说。这份“甜蜜事业”也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园区每年支付的人工费用就超过20万元。对于未来,他目光坚定:“规模还要再扩大,希望能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
如今,蜜桃种植的成效正为当地农文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该村坐落于燕厦乡东侧,位于通山县与阳新县交界,通村二级公路与 G106国道、大广高速相连,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除了蜜桃种植,公司还同步发展水产养殖,已建成两个鱼塘,水域面积20余亩。今年投放的2万尾鳜鱼、鲈鱼鱼苗,采用高密度精养模式,辅以增氧机、定期投喂鲜活小鱼,四个月即可上市,预计批发价每斤37元,由鱼贩上门收购。
“接下来我们计划发展桃罐头、桃酱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同时结合采摘、农家乐、垂钓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新铺村委会负责人介绍道。今年6月,他与成传学专程赴蕲春考察农家乐项目,目前已规划投资60万元,在园区内建设农家乐木屋和果品包装车间。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春节前竣工。
这一计划也得到了该村在外企业家陈迪榜的积极响应。陈迪榜在武汉经营轻工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公司十余年,在通山和武汉共拥有60余亩生产基地。不久前回乡探亲时,他了解到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主动提出合作意向:由他提供深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村里提供原料和人工,共同把“蜜桃经济”做大做强。
一颗颗饱满的冬桃,甜了舌尖,更暖了心间。这份从田间地头生长出的“甜蜜希望”,正为新铺村铺就一条融合发展的崭新道路。(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