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过去“污染源”如今“俏资源” 京山市畜禽粪污“变身记”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0月14日 15:21
2025年10月14日 15:21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4日电 题:过去“污染源”如今“俏资源”京山市畜禽粪污“变身记”

  作者 史琎玮 王程乐

  京山是畜牧大市,规模化猪场、鸡场遍布乡间,每年规模畜禽粪污产生量近300万吨,占区域土地承载能力的17.53%。

  如此庞大的畜禽粪污,该如何处理?

  有机肥:“黑疙瘩”变“金疙瘩”

  “他们每天都会过来收购鸡粪,一个月可以让我增收1000多元。”10月12日,钱场镇白马村养殖户王国庆刚刚送走湖北农谷地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脸兴奋地说道,他没想到,以前人人嫌弃的“黑疙瘩”现在居然能赚钱。

  变废为宝、促农增收,关键在于附近的鸡粪专业化处理企业——湖北农谷地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以畜禽粪污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发酵技术,每天消耗鸡粪600吨,一年20多万吨,基本解决了周边几十公里之内的所有养殖户的鸡粪处理问题。

  收回来的是鸡场粪污,卖出去的是有机肥料。这一收一卖,就实现了三方受益,不仅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还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京山已培育出7家规模化有机肥生产企业,年处理粪污能力达160万吨。

  沼气:畜禽粪污变“清洁能源”

  “以前家里用液化气费钱又麻烦,现在用了沼气池,又方便又环保。”孙桥镇青树岭村村民刘红军一边说一边拧开沼气灶,只见蓝色的火苗倏地蹿得老高。

  刘红军是当地的养殖大户,他家的30立方米沼气池,每年可处理粪污160多吨,产沼气8000立方米,供全家5口人一年的使用量还绰绰有余。

  近年来,京山将沼气工程作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抓手,在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沼气池+沼气利用”模式,助力资源再利用。

  石龙镇丹峰产业园的农村沼气工程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据丹峰产业园负责人介绍,沼气池达300立方米,可日处理1000多头生猪的粪便,日产6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产生的沼气可供产业园周边30余户居民使用。

  种养结合:废弃物变“营养液”

  在金农谷农牧科技公司的果林地里,一根根管道遍布可见。经过发酵后的沼液通过这些狭长的管道,从养猪场输送到果林地里。

  该公司将养猪场粪污先经干湿分离去除固体杂质,液体部分再经发酵处理转化为沼液,最终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果林地,形成了“猪—沼—果林”的生态循环农业链。

  养猪场里的废弃物,在果林地成了“营养液”。该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采用沼液还田后,每亩地可减少42%的化肥使用量。不仅节省化肥钱,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每斤能多卖1块钱。”

  从臭气熏天到绿意盎然,从污染难题到资源宝库,京山市通过有机肥、沼气、种养结合三条路径,让畜禽粪污完成了“三重蜕变”。数据显示,京山市2024年度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以上,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100%,全市畜禽粪污基本得到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