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利川烟农的“致富经”:一技在手 增收不愁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0月16日 16:55
2025年10月16日 16:55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金秋十月,湖北省利川市的烟叶收购工作正进入高峰期。在各烟站磅组内,金黄的烟叶映衬出烟农们脸上的喜悦。“这几年多亏了烟草部门的‘中高油’技术指导,从种植到烘烤,生产技术提升了不少,烟叶品质好,交售也省心。”10月15日,在团堡镇收购磅组,烟农张明权一边整理烟叶,一边笑着说道。

烟农张明权采用“中高油”技术适高打顶。

  今年46岁的张明权,已有30年的种烟经历,从最初的“技术小白”成长为如今的“种植能手”。他坦言,这一转变离不开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每年举办的“田间课堂”。“技术老师直接在田里示范讲解,我们一看就懂,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术,自己给自己打工,方便又踏实。”说起种烟技术,张明权如数家珍,从育苗到烘烤,每个环节他都烂熟于心。

  像张明权这样受益于技术培训的烟农,在利川并非个例。近年来,利川市烟草部门以科技赋能产业,通过精准培训帮助烟农提升技能,实现稳定增收。据利川市局生产办负责人介绍,该局采取“理论讲解+田间实操+互动体验”的模式,针对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开展“点餐式”培训,确保烟农学得会、用得上。“我们根据烟农的实际需求定制课程,让他们真正掌握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田间课堂培训。

  技术的提升不仅让烟农种出好烟叶,还催生了一批“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南坪乡塘坊村的方忠建就是其中之一。原本担心年龄大、外出打工难的他,如今凭借娴熟的烘烤技术,在农闲时为种烟大户烤烟,年增收3万多元。“以前打工要看老板脸色,现在靠技术吃饭,心里踏实。”方忠建说。从传统煤炭烘烤到现代生物质节能烤房,他紧跟技术革新步伐,十年来的烘烤作业零失误,成为当地公认的“烘烤能手”。

  在利川,像方忠建这样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灵活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文斗镇中心收购磅组里,几位女工一边熟练地分级烟叶,一边分享着掌握技术后的生活变化。“有了技术,育苗、移栽、分级啥活都能干,一年能赚3万元左右,还能兼顾家里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她们笑着说。

烟农方忠建采用智能化烘烤技术。

  据统计,今年以来,利川市烟草部门已组织各类技术培训2100多人次,不仅提升了烟叶品质,还为村民提供了50万余人次的季节性岗位,累计为村民增收6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1.2万至1.5万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利川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科技为引领,推动烟叶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型,培育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烟农,为烟农增收和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如今,“一技在手,增收不愁”的理念,正让越来越多的利川农民走上技术致富的康庄大道。(杨秀明 覃永生)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