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0日电 金秋十月,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举行,五洲客商云集,千款硒品列阵。从2014年举办首届硒博会至今,恩施州硒产业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硒产业综合产值千亿元大关,成为硒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典范。
恩施州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誉,拥有全球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富硒生物圈。全州96%的土壤含硒,59%的土壤富硒,硒资源得天独厚。
2022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实施细则》出台,为全州硒产业发展形成硬核约束框架。全州划定硒矿核心保护区,永久性封禁硒矿,实现零盗采。
恩施州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完成全域1∶5000及重点区域1∶10000土壤硒资源系统普查,建立世界首个硒资源数据库。
截至目前,恩施累计主导或参与验证涉硒国家、行业、省级标准11项,发布州级地方标准67项,实现主要作物全覆盖;申请专利316项,登记科技成果47项、技术合同359项,研发新工艺新产品336项。
十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既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又为企业提供资源要素,培育壮大涉硒市场主体。目前全州涉硒市场主体由400家增至8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72家、高新技术企业37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1家。
除了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恩施还为科创和销售打造开放的前沿市场,让“恩施硒物”加快孵化“出山”步伐。数据显示,恩施现有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6大“国字号”平台,省级科创平台9家,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连续举办九届硒博会,展会规模、交易总额、客商数量全国领先;完成验收涉硒科研项目155个,登记硒技术合同359项、成交金额达7.55亿元。同时,聘请李培武院士为首席顾问,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国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成为全国硒科研“最强大脑”。
恩施提出“硒+X”理念,十年迭代出60条细分赛道,建成“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主导产业链,700万亩富硒特色基地星罗棋布。堇叶碎米荠从“野草”到“芯片”,建成原料基地2000亩;建成多条硒蛋白、硒肽、硒多糖生产线。硒康养、硒文旅方兴未艾,2024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综合收入748亿元。“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土豆”等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恩施硒茶”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富硒养生茶”称号,咸丰县被中国农技推广协会授予“中国富硒白茶县”称号。九届硒博会累计开展近100场活动,有40多个国家及地区代表、100多家行业协会及商会、1700多家采购商及投资商参会,300多名院士、专家出席活动。连续多年举办“5·17科学补硒”活动,建设50家科普教育基地,线上线下覆盖人群超1000万人次。
2024年,恩施州硒产业综合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硒区首个千亿级硒产业集群。到2035年,全州硒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构筑全国硒产业高地。(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