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以干部素质提升“内驱力”铸就荆州区文旅“出圈记”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0月21日 17:04
2025年10月21日 17:0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1日电 (刘秋娥)2025年国庆假期,荆州古城文创市集人流如织。东城街道“00后”干部吴渝正在安抚一名与父母走散的孩子,通过随身对讲机联动景区广播和巡逻同事,不到五分钟就帮助一家人团聚。“太感谢你们了!”孩子母亲紧握吴渝的手说。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荆州区文旅服务品质提升的生动写照。

  这个假期,荆州市荆州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累计接待游客1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3亿元。火爆人气的背后,是一大批像吴渝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干部,他们用扎实的“脚力”与温暖的“心力”,将“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成果写在了古城的每一条街巷。

  精准培训破解本领恐慌,锻造文旅行家里手

  “没想到我们拍的短视频能火!”国庆假期后盘点,荆州区《央视聚焦荆州区》《中秋团圆在荆州》等系列短视频总浏览量突破40万,“荆州古城”等相关话题在各大平台总曝光量超23亿次。

  这样的“爆款”源于精准靶向的干部培训。节前,区委、区政府指导相关部门为近千名干部、志愿者量身定制“理论筑基、实操练兵、实战检验”三阶段培训课程,将课堂搬到古城墙下、非遗工坊内。楚文化专家深度解读“三国故地”文化底蕴,专业团队手把手传授短视频策划、直播引流等实用技能。

  同时,荆州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干部赴西安、苏州等标杆城市学习,邀请文旅专家开展案例教学。实战阶段,干部们提前踩点,策划推出系列话题,制作“探宝楚乡”“古城老字号”等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为假期市场充分预热。

  “培训不是‘一阵风’,要让干部真学实干、掌握看家本领。”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化赋能使原本“怯于传播”的干部成长为文旅宣传中坚力量。国庆期间,全区干部累计发布文旅短视频200余条,总播放量超1000万次。

  一线淬炼激活干事动能,服务窗口变身练兵场

  10月5日上午,荆州古城游客中心前,东门社区书记陈芸的衬衫已被汗水浸透。他手持自制地图,正为游客耐心指引:“往东200米是宾阳楼,沿途有志愿服务岗,中午用餐推荐‘古城美食街’。”

  庞大的客流量成为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荆州区构建“干部带头、部门联动、志愿补充”的全域服务格局,实现服务从“单点突破”向“立体保障”升级。节前,区委、区政府明确“全区一盘棋”思路,20余个部门全员下沉,核心街道取消休假,320余名志愿者分组上岗。

  “我们街道28名干部分片包干,每天坚守岗位。”东城街道干部汤晶分享道,他曾帮助上海老夫妇找到深巷中的民宿,老人感慨“荆州干部比亲人还贴心”。

  在古城北门停车场,年轻干部张紫渊正协调车辆停放。他提前摸排周边23个临时停车点,制作“停车指南”线上分享。“10月1日车流超预期,我协助贵州游客找到车位,他说‘下次还带家人来荆州’。”

  干部带头、志愿者补位,形成高效协同网络。整个假期,古城周边未发生长时间拥堵,21起旅游投诉均于2小时内办结,游客满意度达100%。

  “一线是最佳‘练兵场’。”荆州区委书记万玲玲表示,通过全员下沉,干部们在解决游客“急难愁盼”中锤炼了能力,推动工作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作为”。

  机制创新推动常态长效,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

  节后第一天,区委、区政府立即召开“国庆文旅工作复盘会”。各部门、街道代表围绕“问题清单”深入探讨,从导览图标识到演出场次调整,逐一剖析。

  “‘出圈’靠亮点,‘长红’靠机制。”区长张远重强调。荆州区将复盘形成的措施梳理为《文旅服务提升工作指南》,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要求旅游投诉30分钟内响应、2小时内办结;组建“文旅志愿服务人才库”,推动服务从“假日临时”转向“常态长效”;每月召开推进会,跟踪问题整改,确保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机制创新助力文旅“热度”延续。假期后,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出系列短视频,深入挖掘楚文化新亮点;街道将“分片包干”机制常态化,组织每周巡查;文旅部门优化演出排期,增设非遗体验项目。

  “我们拒绝‘一次性网红’,要让荆州古城成为游客‘来了还想再来’的目的地。”万玲玲说,荆州区的实践印证: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人”,关键在“干部”——当干部“内驱力”充分激发、部门“协同力”有效凝聚、机制“保障力”持续强化,就能走通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漫步荆州古城,楚风汉韵与现代服务交相辉映,党员干部的身影活跃在景区各处。这份由“内驱力”点燃的文旅新动能,正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也为全省县域文旅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