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1日电 (税浪 万晓丽)在巴东县神农中小学的课堂上,法治副校长细致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溪丘湾乡葛藤坪社区,律师在法治文艺活动现场耐心解答群众咨询;在湖北炎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民法典进企业”宣讲正如火如荼开展……这些生动场景,正是巴东县“八五”普法工作的真实写照。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律师都到家门口来了!”溪丘湾乡葛藤坪社区居民孔荣翠笑着说,“上次咨询的邻里纠纷问题,律师几句话就给我讲明白了。”在巴东,像孔荣翠这样感受到法治温度的群众越来越多。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巴东县坚持高位谋划、全面覆盖,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用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让法治信仰在峡江大地蔚然成风。
2021年12月,巴东县委、县政府转发“八五”普法规划,为五年普法工作擘画清晰蓝图。全县构建起“一盘棋”工作格局,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逐年制定工作要点,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各乡镇、县直部门对标制定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形成了闭环工作机制。
在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层面,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通过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法治副校长讲课特别生动,我们都能听懂!”巴东县神农中小学三年级学生万思源说。如今,巴东县111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0场次,建立16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为服务市场主体,深入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助力企业防范风险、合规经营。通过培养1761名“法律明白人”、518户学法用法示范户,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法治的种子在基层深深扎根。
巴东县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输出”向“文化浸润”转型。建成沿渡河镇罗溪坝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文化阵地,实现“村村有法治文化场所、村村有法律图书角”。创作《用高频词汇说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获奖短视频,快板《一起来学民法典》、三句半《乡村振兴》等二十余部原创作品让普法更接地气。“法治文艺进乡村”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并巧妙利用寇准文化公园等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法治故事。
普法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巴东县司法局践行“枫桥经验”,建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84个。2024年,该县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八五”普法讲师团与3100名普法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志愿服务85场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智慧普法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年耕耘,法治的种子已在巴东落地生根,“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巴东县司法局局长余建军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民生关切,推动“法律明白人”在矛盾调解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更多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创新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以更鲜活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扎实的法治工作护航百姓美好生活。(完)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