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健康
宜昌中心人民医院完成该市首例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
中新网湖北
2024年05月20日 10:20
2024年05月20日 10:20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0日电 (陈晓燕)“能够帮助他人,让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我觉得很开心,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缘份’。”5月13日,来自宜昌市的钱雨(化名),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成功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续航”。

  据悉,这是全国第17552例、湖北省第648例、宜昌市第57例、也是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作为刚获批“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定点医院”后迎来的第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实现了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在“家门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愿望。

  5月8日,钱雨入住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特护病房,为了给这位捐献者提供最优质的生活照料和治疗护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及不良反应,医院及科室制定了党员志愿者排班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从办理入院手续、外出检查陪同、日常三餐安排、科普知识讲解、心理关怀疏导等多方面进行服务。

  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还会轮流陪同聊天,分享其他捐献案例。科室还安排护理专业技术带头人、血细胞分离单采组组长护士李佳,为捐献者提供一对一VIP式的特级护理,不仅由她一人全程完成早7点晚7点的动员剂注射、采血,还在干细胞采集期间进行了采集前宣教、采集中的不良反应观察处理和采集后的健康指导工作。除正常查房外,血液内科郭静明主任每天早上都会来查房半个小时,询问观察捐献者的反应,详细讲解造血干细胞采集及移植的基本知识,及时根据他血液指标的波动调整动员及采集方案。

  就这样,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和温馨陪伴下,钱雨为干细胞采集做好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于第二天开始注射动员剂。5月13日8点半准时开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我感觉,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没有太大区别,希望大家也都能来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其他人。”钱雨说。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于2004年首次在鄂西南地区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18年首次在宜昌开展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至今已完成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150余例。血液内科蔡惠丽主任介绍:“非亲缘间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造血干细胞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无损捐献者的个人健康,却能挽救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