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8日电 (康健 邵本刚)72岁的张大爷,是一位因手术而需要长期管理伤口、造口的患者,年龄大不说,加之行动不便,到医院来回换药就成了一家人的大难题。
近日,张大爷家的大难题迎刃而解:他的家人只需通过手机,无论刮风下雨,都可得到襄阳市中医医院伤口造口组护理人员专业、细致的医疗服务。
原来,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襄阳市中医医院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无缝隙延伸护理照顾服务,可为市区内居家照护患者提供母婴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压疮及伤口护理、PICC管道护理、肠造口护理等上门护理服务。
对于需要以上护理服务的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进行预约、填写资料、缴费后,就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家庭访视、评估,并提供专项护理服务。
![]() |
目前,襄阳市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已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近2000人次,有效地解决了高龄老人、长期卧床人群、康复期患者等群体的服务需求。
然而,这只是襄阳市中医医院推出便民举措的一个缩影。为打通百姓看病就医中的堵点、难点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情感体验和细微感受,该院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金点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医患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
襄阳市中医医院长征路院区,地处樊城老城区,停车一直是个大难题,很多群众被堵在了就医路上的“最后一百米”,严重影响就医体验。
“大家换位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家属去看病,本来心情就不好,因为到处找车位或停到路上被罚,这不是更加难受吗!”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会上,院领导再次把解决群众“停车难”作为重要民生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并开出了缓解停车压力的“处方”。
肖家台巷路位于襄阳市中医医院长征路院区后门。前不久,该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宽度达到18米。于是,该院借助这一有利时机,拆除与肖家台巷路相邻的两侧围墙,增设两个车辆及行人入口。同时,还通过科学规划行车路线、强化安保人员责任、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引导职工绿色出行、与附近地下停车场协商等举措,缓解群众停车难题。
以前,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相同的检验检查,其结果互不认可,还需重复进行检查,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还降低了群众就医体验。
如今,襄阳市中医医院推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举措后,已实现14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对于标记有“鄂HR”的检验检查报告,接诊医师可在门诊工作站或住院工作站的“健康档案”中直接调阅查看,大大提高群众就医便利性,降低就医负担。
一次看病、多次挂号,对患者及家属而言,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但从这个月开始,这一头疼问题将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得到“根治”。
9月2日,该院聚焦群众就医流程,打破传统诊疗模式,推出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服务新举措。患者在首次就诊后,若因检查、检验等原因导致门诊诊疗未能完成的,在三天内,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院区、同一科室预约复诊,无需再次支付挂号费。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我们还推出了出入院手续“一站式”办理、中药邮政快递到家、辅助接车、中医夜市等便民服务新举措,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下一步,我们还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幸福指数。”襄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皮红林表示。(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