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奔跑,是为了效率加速度;有的人奔跑,是为了更多的守护;有的人奔跑,则是职业的标志性动作……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的娄小云,就是其中一个努力“奔跑”的人。
把“小事”做好
“小云,来一下……”15楼走廊随即传来一阵清脆、急促的脚步声。
“这个月的薪酬工作启动了,新的考核方案还要再优化,本部部门考核和项目上的绩效考核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娄小云说,考核不是为了扣分扣绩效,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才能让积极的人更积极,不积极的人变得积极。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成为了娄小云思考最多的一句话。薪酬核算涉及大量的统计工作,步步都需要细心谨慎。“我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好可以把‘系统’思维和计算机语言运用到工资计算中。”娄小云复盘了前期的工作内容,将可以改进的“环节”逐条梳理出来。
她设计了一套个税计算公式,通过简单计算很快便得出最优方案,既方便快捷又直观,减少了很多重复性的沟通解释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她还利用计算机VF语言编写了工资计算小程序,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验证,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腾出更多时间思考、解决问题。
薪酬变化牵动着每一位职工的心,面对每个人的不同诉求,娄小云从不懈怠,凡是来询问的,她都依据公司政策规定一一解答。
“一般年底发放年终绩效时,沟通的压力会大的多。”娄小云说。“考核总有末位,不是所有的解释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工资、绩效……关系着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既要按制度办事,也要换位思考。做事先想一步、想深一层,多问一句,多听一句。
她在“小事”中奔跑,也在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成长。
把工作做专
“18个职能管理部门,50多个内设机构、30多个在建项目以及5个专业工程处,每个单位的干部配备情况、干部信息都要基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利于工作开展。”从最初的薪酬绩效管理,到接手“干部管理”工作,娄小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快速上手,她把三百多名干部的简历摆到桌头,时不时翻一翻。通过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经历等不同维度的分类,来加深印象,全面了解干部的结构。
干部管理工作的程序要求十分严谨,从动议、酝酿、提名,到考察、档案审核、征求意见,再到上会、公示、宣布等等,十几个流程,一环扣一环。“干部聘任文件,虽然只有短短十几、二十个字,每一次发文之前,从字号到标题、正文再到落款,都会反复校核数十遍,看到‘麻木’。有时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格式出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零容忍的‘事故’。”
“除了日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外,投入精力最大的就是干部考核调研工作。一方面要对现有干部进行履职评价,然后进行动态调整优化,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还要着眼未来,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娄小云说。
部门每年都要走进项目一线,近距离“观察”“识别”每一名干部,形成评价档案和后备干部信息库,为干部选拔提供第一手资料参考。
公司在建项目遍布大江南北,为了提高效率,同时给基层减负,调研工作一般分片区开展,提前规划好每天的行程和工作内容,确保衔接紧凑。同时,为了保证进驻项目后能立即开展工作,调研前的准备工作和细节确认都需要在路途中完成。
她在干部人才调研的“前线”奔跑,用专业和敬业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把专业做精
随着公司改革发展步伐加快,从传统水电到“一主多元”,干部管理的思路也在不断“应变”。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在建项目管理团队逐步被提上日程。
“按照80个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目标,新增50个团队来计算,4个责任体系,至少需要储备200名骨干。怎么把合适‘苗子’发掘出来,通过岗位历练和实践锻炼,快速选拔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年工作一路走来,在同事眼中,她还是那个笔记本不离身,脚步匆匆的“小云”,步伐却比从前多了几分从容、果敢。
一次到基层调研时,对方脱口而出的专业名词让她有点蒙圈,只能硬着头皮请教对方。也是这次经历让她萌生了报考一级建造师的想法。“在企业工作,只有懂业务,才会有共同语言,学习取证是最快捷的方式。”
“当前,公司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项目经理人才工程、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都在集团内部走在前列,经常也有兄弟单位过来交流,这无形中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娄小云说。
把眼前的事做好,把脚下的路走稳,娄小云从原来摸索前进的“探路人”,蝶变成了勇毅前行的“筑梦者”。(夏子茜 李北霞)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