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三峡大学国家级引智基地六登国际顶级期刊
中新网湖北
2024年12月12日 08:42
2024年12月12日 08:42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2日电(许瑞君)2024年,三峡大学国家级能源与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能源电催化、光催化合成、污染物高效处理及气体纯化等多个关键科研领域,取得了具有深远影响系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和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合计发表了6篇高质量论文,标志着该校在新能源与环境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更彰显了学校在推动学术强基、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坚实步伐和卓越贡献。这些突破进展不仅深化了三峡大学相关科技创新团队对上述领域核心科学问题的理解,而且为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校国家级引智基地叶立群教授与黄妞副教授,携手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知名教授马天翼,在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共同发表了题为“Precisely Engineering Asymmetric Atomic CoN4 by Electron Donating and Extracting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创性地采用非热解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备精确定义的CoN4核心与非平面对称配位结构的模型电催化剂。

  紧接着,叶立群教授和刘维博士再次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duction of Superoxide Radical Intermediate by Polydopamine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eroxide Phot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利用质子化基团迅速将高活性的超氧自由基(?O2-)中间体转化为过氧化氢(H2O2),从而实现了?O2-的快速消耗并确保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其研究不仅为开发更为环保、稳定的光合成H2O2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开辟了新的方向。

  随后,叶立群教授与郑勇博士,携手中国石油大学杨矞琦博士在《Advanced Materials》(IF=29.4)期刊发表题为“Amorphous MnO2 Lamellae Encapsulated Covalent Triazine Polymer-Derived Multi-Heteroatoms-Doped Carbon for ORR/OER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is”的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自掺杂原位封装策略,成功合成了A-MnO2封装共价三嗪聚合物衍生的多杂原子掺杂碳球材料(A-MnO2/NSPCs)。

  三峡大学国家级引智基地李东升教授、伍学谦博士与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魁北克)材料、能源研究所的孙书会院士携手,在享有盛誉的《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共同发表了题为“Dilute Pd‐Ni Alloy through Low-temperature Pyrolysis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巧妙地利用痕量Pd掺杂的Ni基配合物,通过低温热解技术,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种在碱性环境下对氢氧化反应(HOR)表现出卓越活性的稀合金电催化剂,为加速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参考。

  此外,李东升教授、伍学谦博士还与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赵翔教授强强联合,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elf-adaptive Coordination Evolution Mediated Pore-Space-Partition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SF6/N2 Separation”的另一篇重要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伪D2h对称[M4(μ3-O)2(COO)6](M=Mn/Fe)簇上,通过前所未有的自适应配位演化(SACE),成功构建了两种孔隙空间分区的MOFs。

  三峡大学国家级引智基地方艳芬教授,携手江苏大学闫研共同在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共同发表了题为“Upcycling iron oxide scale slag into a high-performance, sustainable ozone catalys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由低成本氧化铁渣(IOSM)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高效、可持续的臭氧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不仅彰显了IOSM催化剂的高效性能,更为废水处理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完)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