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2日电 (林金国)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创收官赛道(临床诊疗)11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落幕,32个创新成果亮相决赛现场。来自市卫健委、市科创局及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创投机构的560余人现场观摩。
入围的32个项目团队大多来自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聚焦医疗技术创新应用、临床服务优化改良、疾病管理策略调整、医院运营效率提升等。既有抓住临床痛点的小微创新,又有基于专科或技术的体系性创新。
大赛组委会遴选了来自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生物医药产业和金融投资行业的1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专业评审。还邀请了来自武汉市中星公证处的公证员对决赛进行全程监督公证。路演结束后,大众评审团现场投票选出“最具投资价值奖”“最高人气奖”“最佳创意奖”。
大赛现场,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杨露团队聚焦吞咽想象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开发,通过检测脑电信号,精准刺激吞咽肌肉,开展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该项目因使用效果显著和应用前景广阔,备受决赛评审团好评。
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陈伟团队建立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睡眠障碍专病中心数智化管理平台。据介绍,该项目落地后,可实现睡眠障碍疾病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预计每年将为湖北省内超过10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决赛评审团成员、湖北融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院院长周祺林表示,从本次决赛32个项目来看,其在临床诊疗的数字化应用方面有三大特色:一是创新性突破。很多都拥有知识产权;二是科学性突出。很多项目从科研目标设计,到理论、机制搭建,再到项目临床应用;三是实用性凸显。关于疾病早筛早查,新技术新设备应用,都具有市场容量大、应用面广的特点。
决赛评审团成员、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禄指出,本次决赛的项目旨在填补医疗空白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前景。他认为,转化医学强调从实验室到临床以及从临床到实验室的双向转化过程。不仅关注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还注重通过临床反馈来优化实验设计,促进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此次赛事自今年5月中旬启动以来,在半年多时间内,79个单位的394个项目在各赛道竞相角逐。活动累计吸引近200家企业逛展会,2000余人次参赛观摩,目前已有参赛项目与有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完)
![]() |
【编辑:裴春梅】